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2 絕非杜撰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82更新時間:2019-10-14 15:32:25

    劉備之所以心生不悅。除一時不查,又中美人計。原本一場風花雪月事,到頭來卻摻雜利益勾連,不再純粹。令劉備如食雞肋,索然無味。

    薊王身居高位,喜怒不形於色,好惡不言於表。然心似明鏡,靈台不染。無傷大雅,一笑了之。

    馬氏雖聰慧,然麵對與薊王的身份鴻溝,仍難免自慚形穢。將心比心,薊王當體會。

    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。便是此意。能如公孫長姐,數十年如一日,天下還有幾人。或有人說,此不是愛情。

    此等無稽之談,徒惹人笑罷了。

    謂真愛者,當不計損益。凡開始算計,並付諸以行動,真愛即死,唯剩利益耳。

    或在賈詡看來,今時今日之時局,類春秋爭霸。天子暗弱而諸侯強盛。然隻需穩住洛陽朝堂,待薊王重整河山,少帝退位讓賢,水到渠成。故穩住三宮帝後,令社稷不至於傾覆。乃一切之前提。畢竟,洛陽少帝,乃天下共主。共主在,而天下在。

    史上,董卓以外臣行廢立事,引天下共憤。乃至諸侯並起,逐鹿中原。人心思亂,宗賊遍地。三代後數典忘祖,再無匡扶漢室之念。

    於是乎,維持洛陽朝堂,立天下共主。乃當務之急。董太皇與薊王結為義親,令何太後投鼠忌器,更加何苗沐猴而冠,難成大事。三宮鼎足之勢,勉強維係。待將薊國一切,放之四海而皆準。薊王登壇受禪,民心所望,大勢所趨。乃成必然。

    沮授一針見血:“今州郡粗定,兵強士附,三匡漢室,手握八關。挾天子而令諸侯,畜兵馬以討不庭(不朝於王庭),誰能禦之?”

    “此言大善。”殿中文武,欣然點頭。

    此情此景,劉備幡然醒悟:黃袍加身,絕非杜撰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乃大利於國。

    “若逢高皇,當北麵而事之,與韓、彭競鞭而爭先耳。脫遇光武者,當並驅於中原,未知鹿死誰手。”此乃天下豪傑,肺腑之言。

    俗語謂“山中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。”薊王為帝,天下歸心,山河一統,無有忤逆。薊王不為,群雄並驅於中原,且看鹿死誰手。

    正因知曉眾謀主一片丹心,薊王才不怪罪。

    誠如,明知可死無對證,薊王仍為右國令擔待。即便因罪除國,亦在所不惜。人臣所為,人主豈能棄之不顧,置身事外。正因如此,薊王家臣,才各個奮不顧身,忠心謀國。

    凡有草動風吹,便逃之夭夭,棄萬民於不顧,讓家臣頂罪。枉為人主。

    若恃寵而驕,一意孤行,陷主公於萬劫不複,亦枉為人臣。

    君有君道,臣有臣節。

    薊王設宴,與群臣共飲。

    西園長樂宮,長秋殿。

    上元夫人,如約而至。然薊王側妃何氏,卻並未赴約。

    何太後將董太皇之謀,快語道來。遂問道:“夫人可有良策,為朕解憂。”

    “薊王麒麟天降,函園靈粹匯聚。三足踆烏船宮,亦有女仙守備。急切間,難以下手。”上元夫人答曰。

    何太後不置可否:“若出函園,離船宮,夫人以為如何?”

    “當可一試。”上元夫人擲地有聲。

    42737/501651112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