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81 初見端倪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798更新時間:2019-11-02 00:58:21

    先前,薊王命將作寺所造“革膜”,已分批送往北海苦寒之地,用於冬季保暖。再加石炭鍋爐,暖櫃升溫。便是隆冬時節,冰凍三尺,徹骨極寒,室內亦溫暖如春。“漠北無禾”,乃是謬傳。事實上,除去漫漫冬季,北海之濱,皆可屯田。尋常五穀若不能熟,則試種青稞麥。青稞麥亦力有不逮,則就地堆壘大棚,覆蓋膈膜。不求豐產,隻求自給自足。實在不行。當四時販運薊國粳米:繞行半島,自北烏稽港登岸,橫穿蒼海郡,輸往北海離宮。

    水陸通達,旦夕可至。風雨無阻,四季通行。能耐極寒的北地挽馬,拖動機關橇車。往來馳騁,不絕於道。

    知微見著。薊國商貿之強盛,古往今來,無出其右。

    放眼諸夏。

    除去關東因遍地豪強大姓,負隅頑抗,不肯歸附。餘下皆已歸服薊王治下。

    八月案比。三南夷人,竟有百二十萬眾。水衡都尉府上下屬吏,一籌莫展。然郭東掾卻喜不自禁。

    周暉秘問緣由。

    郭嘉答曰:百餘萬眾,若悉數歸服。當如倭島熊襲國(原狗奴國),立為屬國,另設屬國都尉領護。就地募兵,揮師南下。如此不出數代,大漢當與身毒毗鄰。

    周暉又問:百萬之眾,人吃馬嚼,舟車勞頓,如何養活。

    郭嘉又笑:無妨。今季國中得新穀五億石。活大漢十三州綽綽有餘。何愁再多百萬之口。

    周暉大驚:薊國不過千裏之土,一季竟得五億石穀!

    郭嘉亦歎:若非右相來函告知。嘉亦不敢信也!

    周暉一時神遊天外,竟無話可說。

    饑寒起盜心,飽暖思恩義。倉廩實知禮節,衣食足知榮辱。漢人、夷人,別無不同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。主公劉備,知三南竟有百二十萬眾,喜出望外。

    傳命水衡都尉,隻需夷王願出山,安居新造港津城邑,受封大漢官吏,凡有所需,皆可應允。又與郭嘉約定,隻需立嶺南都護府,當二千及冠。

    皆大歡喜。

    至此,嶺南都護府,初見端倪。尤其風傳三南大地,民眾皆翹首以盼。能生入大漢治下,何其幸也。當可瞑目矣。

    既有嶺南,必有漠北。薊王立北海離宮之意,昭然若揭。再加東海倭國列島,東西南北,四大都護府,或早已在薊王心中紮根。

    參考西域都護府。當設左右府丞,代主理政。理所當然,郭嘉當為嶺南都護府丞,首選。

    薊王許諾其二千及冠。或便是授予此職。

    依薊王構想。大漢十三州之外,還需四大,或五大都護府為藩屏。而後才是徼外蠻夷,番邦異國。東南西北,四大都護府自不用說。第五都護府,當立在何處?

    薊國上下,皆苦思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42737/49895850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