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09 密詔鋤奸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60更新時間:2019-11-08 11:40:52

    各郡太守,麾下皆有精兵。再加手握洛陽八關的左中郎將呂布,若趁薊王離京,雷霆一擊。大事可成呼。竇太皇孤家寡人,並無外戚之患。若鏟除何董二戚,禁董太皇於永樂,錮何太後於西園。那時,竇太皇垂簾監國,能依仗者,唯有我等。更何況前大將軍竇武,出身扶風名門,位列“三君”。本就是黨人之首。待董太皇握一朝之權柄,自會善待天下名門。

    此乃我輩,千載難逢,出頭之機也。

    待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後將軍董卓,端杯出列,代與會眾人,敬謝黨魁:“下官粗鄙。蒙不棄,忝居上席。借杯中美酒,謝魁首‘提攜之義’。”言下之意,借勢揚名。能與名重天下之黨魁張儉,同席共飲,何其幸也。還有何人輕視董卓出身。

    “同殿為臣,理應上下一心。且共飲此杯。”張儉端杯回敬。

    “請。”眾人紛紛舉杯。

    乘興而來,盡興而歸。衣帶密詔,雖隻字未提。然眾人皆心領神會。“提攜之義”、“上下一心”,前後呼應,何其明顯。不出所料,與會眾人,皆奉衣帶詔!

    不然,以黨魁之高風亮節,又豈會與董卓等一介武夫為伍。禮賢下士,必事出有因。

    比起先前董卓為首,得見黨魁張儉。袁紹等人,更加篤定。氣勢如虹,自信滿滿。無它,以董卓為首,和以黨魁為首。舉兵鋤奸,無論從師出有名,還是利益分配,皆不可同日而語。

    後世戲言,“顏值即正義”。換作時下,“名聲及正義”。

    “儉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門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
    時人重名節,慕高士。蔚然成風,寧死毋改。

    既得張儉扛起鋤奸大旗。袁紹等人,自當群起響應,一往無前。無往不利。

    隻是,一眾朝中宿臣,也就罷了。呂布此人,因何裹挾其中?

    袁紹一路百思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阿亭道,千秋觀。

    飛鴿撲落,送來千裏密信。

    墉宮瑤姬,察驗無誤。遂將細竹筒,呈送上元夫人。

    “襄楷竟已飛升。”上元夫人歎道:“諸夏仙門,又折一柱。”

    瑤姬言道:“襄楷入蜀,乃為煉製天師道九轉金丹。仙丹已入大震關,四海館左慈之手。如之奈何。”

    “九轉金丹,三日得仙。”上元夫人言道:“服後,羽化飛升,永絕凡塵。非仙門高人,不可享用。襄楷何不自服,反贈左慈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亦正亦邪,高深莫測。昆侖論道,屢出驚人之語。被以為乃一派胡言。不料樁樁應驗。王母言,上下五百年,無出其右。竟以伏火丸,浴火升仙。”瑤姬歎道:“果真天機莫測,世事無常。”

    “好一個天機莫測。”上元夫人,亦生同感:“凡塵再無襄楷。王母差事已了。宜當速歸,不可久居。”

    “太後另有所托,又當如何?”瑤姬問道。

    “我已有計較。”

    42737/49664028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