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23 同憂相救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720更新時間:2019-11-15 20:26:35

    “亂世出妖孽。”賈詡一語中的:“西王母等,諸夏仙門,齊聚洛陽。無論是敵是友,主公皆不可不防。”

    “命門下遊繳,繼續追查。至於族兄,亦命國醫,好生照顧,切莫有失。”劉備言道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賈詡拜退。

    諸夏仙門,當真棘手。時人深信不疑。薊王亦不可妄動。難不成,亦夷修仙者三族乎?

    與其敵對,不若收歸己用。薊王在方技館之外,另設四海館,將仙術與方術並稱為“四方令”,亦是權宜之策。篤信神鬼,亦是時代局限。非人力能及。

    “平原人氏。”劉備忽想起平原方士襄楷。遂將無名方士畫像,六百裏傳回黃金台,四方館。交由四方館長朱建平麾下南北相師,詳加辨認不提。

    歲末亦未消停。

    官堡,薊國邸精舍。

    劉平頭纏紗巾,素服入前堂。

    “守丞無恙否?”正是呂布登門問候。

    “有勞左中郎將掛念,偶感風寒,並無大礙。”劉平見禮後,請呂布入座。

    “聽聞守丞路遇遊方術士,施已酒食。料想,便是此時,染上風寒。”呂布言道。

    “何以知之?”劉平一愣。

    “守丞不知。此人不過一日,便伏屍千秋觀內。必然惡疾纏身,倒伏路中。非是饑渴無力倒地。”呂布久居邊郡,對草原大疫,知之甚祥:“所幸守丞為沾其身,故僅染風寒。若染惡疾,斷難轉圜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已死?”劉平表情說明一切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呂布答曰:“外人尚不得而知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左中郎將,如何知曉?”

    “薊王門下遊繳龐舒,乃布舊識。昨日夜宴,密語告知。”呂布小聲答曰。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劉平目中含悲,情難自已:“想我少小離鄉,二十載乃歸。遊學之苦,唯有自知,見他篳路藍縷,生無可戀。平,忽心有戚戚。故才出手相救。不料事與願違。仍未能,助其脫困。”

    呂布抱拳道:“情濃傷身,守丞珍重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劉平遂問道:“左中郎將莫非亦感同身受。”

    “守丞既問起。布,自不敢隱瞞。”呂布言道:“自得知安素與王上舊事,布日夜憂思,寢食難安。故才與一眾好友,遊玩取樂。”

    “效用如何?”劉平再問。

    “寥寥。”呂布笑答。

    四目相對,劉平亦笑。

    不知不覺,心中憤懣,竟大有好轉。劉平不禁感慨:“與左中郎將相識,真乃平之幸也。”

    “不敢。”見劉平大有起色,呂布亦開懷:“‘君不聞河上歌乎?同病相憐;同憂相救。’”

    “哦?”劉平麵露驚喜:“左中郎將,亦讀趙長君之韓詩乎?”呂布引用,乃出趙曄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傳》:“子不聞河上之歌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

    “趙長君,早年為縣吏,奉命迎督郵,深以為恥。棄官去資中,拜經學大師杜撫,習“韓詩”。一去二十載,音訊全無,家人誤認為已亡,乃為之發喪。杜師去世,曄葬之,歸鄉。州官召補從事,不就。後舉有道。回鄉後,閉門著述,直至老死。寫就《詩細》、《曆神淵》並《吳越春秋》,後薊少師蔡邕,讀其《詩細》、《曆神淵》,拍案叫絕,以為優於《論衡》,既在國中,廣傳《詩細》,學者鹹誦習之。”言及此處,劉平忽淚流:“我與趙長君,同病相憐。幸有左中郎將,同憂相救。”

    42737/49546942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