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36 矛頭所指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48更新時間:2019-11-22 13:41:42

    “大河南北,各有七國。”山陽太守袁遺,起身言道:“若趁亂興兵,代漢而立。再無我等家門老小,立錐之地。”言下之意,眾皆心領神會。一旦諸侯並起,逐鹿中原。首當其中,便是攻破豪強大姓塢堡,盡取輜重糧草,並強征青壯入伍。如此以戰養戰,鯨吞蠶食。大漢十三州,遂被漢室宗王瓜分。

    隻因“代漢者,乃宗王也”。

    不得不說。於吉解讖之語,看似奉承薊王。實則亦將矛頭,指向天下諸侯。

    亦如前言。山中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。正因兩漢持續削藩,國主困守王宮,吃喝玩樂,坐享太平之君,再無大誌。稍有爭權,便遭千夫所指。上至朝堂,下至地方。爭相檢舉。更有黃門內宦,推波助瀾。如前勃海王劉悝,滿門遇害。

    故豪強大姓,才有生存之機。

    試想,若各諸侯國主,大肆興兵,假討逆為名,抄掠周遭豪強塢堡,盡取資用。如此滾雪球般,不斷壯大。待兵精糧足,國國之間,合縱連橫,大漢遂成東周戰國矣!

    那時。洛陽少帝,便如周天子。不過是名義之君。朝廷亦成擺設,再無號令天下之權。

    故對猢猻而言。切不可令猛虎,飽食酣睡,養精蓄銳。否則葬身虎口,不過時間早晚。若坐視何、董二戚相爭。朝政日非,自顧不暇。待關東宗王,趁機興起,吞田並土,壯大己身。名門豪右,再無翻身之機。

    黨人,多出名門。今黃門勢弱,不足為患。隻需掃清貴戚,令黨人執掌大漢朝堂。如此自上而下,再續削藩國策。抑製諸侯,扶植名門。與會眾人,方有一線生機。

    此,才是《衣帶詔》,一呼百應之根結所在。一言蔽之。熙熙攘攘,利來利往;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

    無利不起早,富貴險中求。

    見時機已到,張儉遂起身言道:“關東紛亂不休。各方‘虎視耽耽,其欲逐逐’。我輩宜當力挽狂瀾。焉能坐視大亂將興,社稷無存。”

    “少府所言,字字珠璣。”董卓抱拳響應。

    “少府所言,字字珠璣。”眾人齊聲呼應。

    曹操亦起身附和。然心中如何著想,便不足為外人道哉。

    待眾人落座,忽聽有人出聲:“薊王臨朝,如之奈何。”

    曹操暗中一笑,終有人提及正主。

    見眾人表情各異,氣勢全無。張儉高深一笑:“我等為朝除患。薊王必不會阻攔。”

    見張儉言之鑿鑿,曹操不禁皺眉。莫非……

    袁術猛然站起:“莫非,衣帶詔,乃出薊王之意!”

    張儉舉重若輕,名士風流:“然也。”

    “哦——”眾人醍醐灌頂,幡然醒悟。

    薊王欲剪滅何董外戚,再除宗王之患。所求,無非大漢帝位!

    無怪黨魁有恃無恐。無怪袁紹、曹操、袁術、孫堅等,與薊王相交莫逆者,皆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喂飽一頭猛虎,與喂飽一群豺狼虎豹。

    利弊取舍,不言自明。

    薊王好算計。

    眾皆暗鬆一口氣。

    42737/49412184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