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59 名不經傳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80更新時間:2019-12-03 20:29:12

    單憑薊國謀主,足智多謀。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裏之外。遠見之明,又豈止三日。以退為進,看似遊離於權利漩渦之外,實則一切盡在掌握。別無不同。

    薊王歸國時,南港盛況空前。薊人皆知,天降大任於王上,故不避艱險,遠赴洛陽。俗謂“在家千日好,出門一時難”。淮泗山民更有,“走千走萬,不如淮泗兩岸”之說。

    歸國才好。

    薊王並王妃,共乘王宮車駕,直入王城。

    稍後方知,薊王靈台受創,昏睡不醒。國人對太平道妖賊,可謂深惡痛絕。更心憂王上傷情,便是坊中胡姬,亦多憂思舞曲。

    王傅黃忠以降,薊國肱股重臣,皆入宮探視。見薊王神態安詳,呼吸綿長,這才稍得心安。

    出宮時,王傅向太妃進言:“王上之於今漢,仁至義盡也。”

    “母子連心”。太妃終是落淚。

    四少師等,亦灑淚而別。重返紫淵王子館,悉心教導諸王子不提。

    稍後關羽、張飛等,幕府將校,星夜歸國。

    張飛更是一路哭號入宮。若非太妃好言寬慰,張小胖怒從心起,必闖出潑天大禍來。賈詡請王妃與薊王,不辭而別,便有此意。若非關羽、張飛等,與薊王生死兄弟,急忙歸國相見。洛陽今時今日,是何等不可收拾之場麵。便是智多如賈詡,亦不敢預料。

    先擺家宴。太妃、義太妃、王傅,引義弟太史慈、黃敘與關羽、張飛,見麵。薊王義兄弟,太史慈、黃敘,乃因太妃與二義太妃義結金蘭。關羽、張飛,乃薊王桃園結義。如此長幼有序。

    幕府屬吏,皆身兼宮職。故在薊王都,各有府邸。先前府中隻有家小,如今各自回府,亦令父母妻子安心。

    幕府與王宮,合二為一。便是丞相所謂:“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。”

    輔漢幕府,掌隴右牢城,西域、漠北都護。兼顧洛陽諸事。嶺南都護,年內當可設立。不出三載,四大都護分守四方之勢成矣。

    正宮靈輝殿,遂分四列。依舊:“”文左武右,先國(幕府)後家(王家)”。

    所謂“左青龍,右白虎;上朱雀,下玄武”。左右,指代東西。上下,指代南北。

    文武四列,齊聚一堂。人才濟濟,熠熠生輝。

    太妃與王妃,亦各有分工。太妃掌府治,王妃理國政。薊王雖昏睡,然諸事皆井井有條,政通人和,不過如此。

    樓桑宗祠。

    劉平柩車稍後抵鄉。老族長,白發人送黑發人。洛陽傳聞,隨之而來。皆說,黃巾賊人先殺守丞,奪其印綬,而後假扮國邸屬吏,車馬登船。施以妖術奪魂,傷及薊王靈台。乃至長睡不醒。

    換言之,劉平無辜被害,乃替薊王而死。

    太妃、並王妃,親入宗祠祭奠。

    老族長私語相問:洛陽傳聞,然否?

    太妃答曰:然也。

    聞此言,老族長老淚縱橫:我孫,死得其所。

    42737/49252937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