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 奉國守孝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46更新時間:2019-12-26 22:19:28

    義兄弟相見。若不是被關羽攔著,張飛早哭成淚人。

    自歸國。關羽、張飛、太史慈、黃敘,結伴往來宮中內外,探視兄長。薊王能醒,四人亦功不可沒。

    三位義父,亦老懷大慰。二弟關羽父關毅,字道遠。性至孝,隨子遷入薊國安居。已有多年。三弟張飛父張扈,字叔廣。人稱張屠,乃涿縣豪強。少時,曾欲聘娶劉備寡母。後羞於見麵,不願遷來薊國。後母親以範氏族女配之。這才盡釋前嫌,攜夫人入宮拜見。

    母親垂簾監國。家中內外,長幼和睦,尊卑有序。為國人所稱道。

    然禮不可廢。義太妃隻二人。王傅隻一人。二位義父,並無受封。

    便在此時,忽聞宮門外,陳紀兄弟涕淚來報。少師陳寔,壽終正寢,一命嗚呼。

    劉備等人,急忙出宮相見。

    “陳師,何時仙逝?”劉備問道。

    “便在片刻之前。”長兄陳紀,伏地答曰:“聞王上已醒,便含笑九泉。”

    “唉……”劉備仰天長歎:“先生去矣。”

    光熹二年(187年)六月丙子(十三)日卒於家中,享年八十四歲。諡號“文範先生”。遺命葬於臨鄉城外,紫淵王子館。致悼會葬者三萬餘人,車數千乘。披麻戴孝執子孫禮者以千計。

    薊少師蔡邕撰碑銘,薊王親致悼詞:“陳君文範先生,行成於前,聲施於後,文為德表,範為士則,存晦歿號,不兩宜乎。”

    長子陳紀,遭父喪,哀痛歐血。薊王命人,繪象百城,以勵風俗。並於陵前,下詔:“國難當頭,時不我與。雖逢國殤,當奪情處之。博士祭酒等,家門諸子,皆奉國守孝,不去官職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,遵命。”陳紀等,涕淚下拜。

    “奉國守孝”遂成典故。後為大漢名臣,曆代沿襲。

    生死交替,本是人之常情。然得聞薊王已醒,陳寔含笑九泉。亦成君臣佳話。

    恨不能如文範先生。乃成曆代大儒求之而不可得。

    薊王醒必有時。正如薊王言而有信。

    洛陽並關東二帝,喜憂參半。

    不等文範先生出殯。巫山神女,不告而別。

    門人田聖,呈送隨身香囊。言:神女無恙,雲夢再會。

    時,巫山神女,幻化成九天玄女,與薊王靈神合一,遂成曠世絕響。薊王畢生,念念不忘。隻需入夢,便會與玄女,九天相聚。

    巫山雲雨術的最高境界,便是無法割舍的精神羈絆。所謂神交,便是指此。便是楚王,驟失神女,亦“惆悵垂涕,求之至曙”。更何況長情如薊王,悵然若失。

    梅雨時節,年下江南。赴雲夢之會。遂成慣例。

    正如愛恨情仇,有加減之分。

    成長亦如此。是割舍,還是身背。見仁見智。時人多行舍斷離。

    唯薊王反其道而行。

    乃至和合之風盛行。

    “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。”

    42737/48945715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