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2 其道大美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76更新時間:2020-01-05 22:09:20

    “陛下謬讚。”蔣幹謙遜作答:“下臣不過茸爾小吏。略有薄名,幸為陛下所知。實不值一提。”

    少帝欣然點頭,這便言道:“今日相見,乃為尚書令養女,許配薊王。太皇本欲請薊王上洛迎親。然慮及薊王大夢初醒,不宜擅動。故退而求其次,欲送嫁函園,由主記送嫁入國中。不知可否?”

    “陛下所言,無有不妥。”蔣幹肅容下拜:“下臣代我主,叩謝天恩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甚好。”少帝終於暗自鬆氣。話說,若薊王執意上京,少帝亦無可阻攔。唯有聽之任之。然,此乃權臣之行事,料想,薊王必不會一意孤行。

    見薊王卻無上洛之心。簾後董太皇這便言道:“既如此,便行送嫁之禮。”

    送嫁又稱“送親”。兩漢和親匈奴,多行送親。策封宗室或宮女為公主,遣正副二“送親使”,持節,組龐大送親使團,浩浩蕩蕩,奔赴塞外。

    其中最著名,便是昭君出塞。後世還有文成公主。

    所謂迎來送往。有送必有迎。待送嫁入函園。薊王必有正副“迎親使”,列隊出迎。

    薊王就國。門下重臣同往。園內唯有千石函陵令,及四百石主記。朝廷送親使,宜當與之匹配。過猶不及,皆非禮遇。

    此不難理解。官秩過高,官秩過低,皆有欺淩折辱之嫌。

    於是商定,由洛陽令司馬芳並黃門令左豐,持節相送。

    蔣幹言,陪嫁宜當從簡。畢竟封淯陽君,已是厚恩。須知,縣主湯沐邑,亦可傳襲後代。長久而言,這筆嫁資,可謂一本萬利。

    至於朝廷例行陪嫁。薊王已收多套。便是編鍾等禮樂重器,亦擺滿各處行宮。不要也罷。

    薊王聘資,自然豐厚。試想,先前國中有胡商,自絲路沿線販賣胡女入市中。以養女之名,嫁與國人。收取高額聘資。堪稱暴利。再聯想,有少吏年五十尚未能娶妻。以及兩漢“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”之厚葬風俗。時人事死如事生。生與死同。便可知“厚嫁成風”。

    “建安元年,呂布乘先主之出拒袁術,襲下邳,虜先主妻子。先主轉軍廣陵海西,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,奴客二千,金銀貨幣以助軍資;於時困匱,賴此複振。”——《三國誌·蜀書·麋竺傳》。

    “於時困匱,賴此複振”。僅此一句,足見一斑。

    諸事畢,董太皇設宮宴款待。少帝借故政務繁忙,先行離去。

    開玩笑。時至今日,少帝豈敢在永安宮中吃喝!

    千金之子坐不垂堂。移駕已是勉為其難。豈能再將性命,假手於人。智者不為也。

    少帝知難而退。亦是董太皇所欲也。

    待宮中隻剩二宮太皇並薊王門下主記。

    董太皇遂以心腹之事相托:“送嫁當日,朕與竇太皇,一並出宮。同往薊國。還望主記接應。”

    “太皇安心。門下遊繳,狗盜雞鳴,奇人異士輩出。斷不會有失。”蔣幹已安排好一切:“便是董驃騎並何車騎府中家小,亦足可保全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甚好。”簾內太皇,四目相對,皆有喜色。

    42737/48811336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