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51 以尹天下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18更新時間:2020-01-27 23:53:22

    不僅有東孝西直之鳳凰於飛郭奉孝坐鎮。還有嶺南大巫祝融後裔定居。茅尾海內寬口窄,形似布袋,狀如巨湖。海岸線長約三百裏。南北縱深約四十五裏,東西最寬處約三十裏。最深處可達百二十餘尺。風平浪靜,經年不凍。宛如一麵明鏡,嵌於北部灣畔。航行茅尾海上,仿佛泛舟於巨大鏡湖之中。

    如今,整個茅尾海,“舳舫蔽水,絡繹不絕”。嶺南蠻夷、薊國船民,泛舟南北,往來內外(東西)。尤其容渠船閘,貫通內外諸水。將四瀆串聯成大回環水路。更加南醴水人工渠道,續接合浦港。茅尾海上下通連。乃至茅尾海,“帆檣如林,百貨山積”。

    周遭數個優良港灣,皆在規劃之中。話說,薊王求建江表十港。單南醴、甬東二港,便耗時頗巨。遠未盡全功。

    先前,阮瑀領開拓船隊往珠崖洲。應劭領開拓船隊往夷洲。公孫康、公孫恭兄弟二人,領開拓船隊同往澶洲,為薊國辟土開疆。皆有小成。

    加上三洲港城,江表十港猶未滿。

    事實上,海外荒洲,非我漢土。何來“江表”之說。薊王乃純臣。故一並列入。天下眾目睽睽,皆心知肚明。薊王開疆辟土,將海外荒洲,劃歸“江表”之中。其用意,不言自明。

    恪守臣節。疏不間親,卑不謀尊。

    洛陽與南陽,乃叔侄相爭。薊王遠征林邑,未必沒有避嫌之意。二宮太皇、太後生母舞陽君並洛陽送嫁人等,皆隨同南下。有識之士,稍作思量,便知其中另有深意。

    皆遠遁辟禍也。

    先前,越人多購買薊國製式海船。尤其新式采珠船:探海號。尾設機關船吊。可將鋼絲網籠,沉入珠池。網籠堅固,可防惡魚(鯊魚)撕咬。采珠人身披防刺服下海,安全無虞,再無性命之憂。

    探海牽風。兩大海捕利器,大行其道。漁戶、珠人,如何能幸免。

    奈何需薊人五家作保,方可分期購買。於是紛紛落戶南醴港,如今港城擴建,遠不及漁戶遠來。

    茅尾海內,船戶聚集,濱水而居。遠遠望去,重重疊疊,不下萬戶。

    甚至船戶亦有伍長、什長、裏魁之分。

    船宮爵室。

    薊王手持千裏鏡,遠眺茅尾海過萬船戶。見舟船進出有度,泊船涇渭分明。似布下舟船大陣。薊王遂笑問:“誌才可識得此陣。”

    “連衝之陳,以狹而厚,為利陣。”戲誌才笑道:“凡用兵之大要,當敵臨戰,必置'衝陳',便兵所處,然後以車騎分為鳥雲之陳,此用兵之奇也。”

    劉備欣然點頭:“以船為車,布衝陳大陣。若能令行禁止,此戰易耳。”

    戲誌才笑道:“郭東掾,料事於先,早有所謀。恭喜主公,又得大才矣。”

    劉備心領神會:“郭奉孝之智,不下誌才。鳳凰於飛,平定三南。今又操練水軍大陣,必為南征林邑所備。”

    “此舉,乃學臣當年,毛遂自薦也。”戲誌才撫掌而笑。

    42737/485811584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