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59 心悅誠服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342更新時間:2020-02-03 00:14:14

    安德莉婭,眸生春水,脫甲上前,承歡榻上。

    一夜無話。

    翌日,薊王早早抽身。喚侍醫入內,小心善後。留一人值守,遂領餘下七姬下船,與山夷匯同登山。

    及山腰一石柱。

    與眾豪酋歃血為盟,結成兄弟之邦。

    禮畢,山夷普天同慶。薊王感同身受。原路下山,薊王於船上大堂,設宴款待。並代為上表,求東附大漢。

    稍後,少帝遂遣使濯港,封一眾豪酋:“山夷率善君(長)”。賜蛇紐銀(銅)印。

    乘興而來,盡興而歸。

    三日往返。盡收山夷人心。

    率善君長,與歸義君長不同。歸義,乃內附漢土。率善,意為服附大漢,可仍居本土。除此之外,還有“親漢君長”。若得和親,或和親後代,或可稱之。

    名號來由,皆有所出。馬虎不得。

    既是兄弟之邦,便不分你我。

    濯港一切便利,遂對山夷開放。諸多山溪入海口,尤其北部淡水河岸,多處新港皆已籌建。

    和解結盟,後顧無憂。千餘山夷勇士,悉數為薊王所用。運回國中,嚴加操練。入列白毦,指日可待。粗略統計,山夷諸部,計有十萬家。數十人口。

    若能悉數向化,夷洲當可大興。不急。

    圍島造港,循序漸進。逆流而上,開辟河穀沃土。待覓得適宜之地,再另造新港。海市往來,遂成定期。大漢風物,源源販來。不出數代,夷洲自當並入漢土。島夷、山夷與漢人無異。

    許多風俗,無傷大雅。自可保留。諸如“舅姑子父,共息一床”,亦當摒棄。

    密集商定於泉州立夷洲大使館等,諸多事宜。再與一眾豪酋,把酒言歡,依依惜別。薊王拔錨起航,奔赴日南。

    千帆遠去,如叢雲盡退。送別豪酋,心生慨歎。和親之心不死。

    夜鶯無礙。不過力竭,無一內傷外創。敢於獨占鼇頭,一花獨放。非亞馬遜不可為。

    薊王雖遠征在外。

    國情民情,皆爛熟於心。不比夷洲“地無霜雪,草木不死”。此時薊國已千裏飄雪。薊太倉廣僦民船,轉運今季新穀。平衡倉儲。各地船商,亦趕在河海冰封前,大肆販購新穀,轉運南北。今季冬寒,冰凍早生。聞大河背陰河灣,已生薄冰。雖尚不影響水路,卻也不可不防,一夜冰封。

    尤其販運洛陽新穀,大舡已泊滿函園陽港。

    遙看陽渠船帆,洛陽百姓,皆得心安。

    少帝兵出八關,征討關東。徐豫七王,態度曖昧,多行起牆。唯有衣帶盟眾,拚死相抗。尤以輕車將軍兼領兗州牧曹操,破虜將軍兼領豫州牧孫堅,戰力最強。

    洛陽朝堂,亦暗流湧動。

    黨魁張儉,攜眾上疏。言,少帝不及元服,獨攬朝政,有違祖製。宜當將二宮太皇早日請回,行垂簾監國。

    另有車騎將軍何苗上疏。言,太後乃少帝生母,可代行垂簾。

    何車騎今雖無實權。然萬餘西園衛,卻不可小覷。投鼠忌器。少帝亦不敢輕易發難。

    還有南陽新帝朝中內應。亦開始興風作浪。

    風雨欲來,血光再現。

    42737/48519061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