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23 呼之欲出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82更新時間:2020-03-17 02:26:11

    換言之。此乃人禍,非是天災。

    二帝為爭漢室正朔,無所不用其極。

    薊王身為人臣,唯退而求其次,保住百萬黎庶。

    英明如斯,卻飽受昏君掣肘,不能畢盡全功。

    當如何破?

    答案,呼之欲出。

    非但天下皆如此想。薊國上下,無論高官少吏,鴻儒白丁,老弱婦孺,亦如此想。尤其薊王廣開言路。太學、大學,值用人之際。海內大儒,紛紛來投。

    《薊國大百科全書》,編撰日益精進。雖未成書,卻已蜚聲海外。薊國大儒學,亦廣為流傳。引海內學子,紛至遝來。

    或有人言,薊國縱強盛一時,亦不過千裏之土。一州之地。如何能與十三州相抗。今南陽新帝,一敗千裏。洛陽少帝穩坐大位。隻需十年修養,十年生息。更加二十年後,薊王百子長成。推恩令下,千裏封國支離破碎,不複先前狀貌。

    那時,少帝如日正中,合十三州之力,能製衡薊國乎。

    便有大儒笑道:時,高祖入漢中稱王,亦不過千裏之土。亦數敗於項羽。終一戰而勝之,立四百年煌煌天漢。我主年不及而立,千裏沃土,千萬國民,謀臣如雨,猛將如雲。更加中立幕府,統i天下百萬雄兵。君不見,水淹南陽,一片澤國。我主一聲令下,萬舟齊發。救百萬黎庶於生死一線。古往今來,見此仁主乎?

    與會嘉賓,皆歎服。

    萬舟並發,一舉救下百萬之眾。古往今來,實屬罕見。

    除去薊國海興,船隻眾多。薊王豪擲億錢,足額支付往來僦費。亦為人津津樂道。

    就是有錢。

    有錢固令人豔羨。然如何花錢,方見真章。如薊王這般揮金如土,非但不招人嫌,且還廣收民心。薊王若不是明主,還有何人可稱明主乎?

    饑寒起盜心。亙古不變之真理也。

    聞戰後不久,董卓收攏十萬大軍,奔赴洛陽。先從左中郎將呂布手中,強取洛陽八關。又據洛陽近郊苑囿。而後挾入宮,覲見少帝。

    如願進位三公之司徒。

    初等高位,董卓亦知收斂。君前君後,未見失儀。朝會奏對,無有缺席。

    司徒可開府。於是乎,董卓大肆封賞籠絡有功之人,收買人心。忠於臧旻、田晏、夏育一幹人等,不是被借故調離,便是因罪免職。不出數月,十萬大軍,皆為董卓所用。扼守八關,固若金湯。

    少帝見其行事,雖略有乖張,卻恪守臣節。漸漸按下心結。然究竟如何作想,外人皆不得知也。

    洛陽城中,司徒府。

    董卓高居主位。但見一人,趨步登堂,肅容行大禮:“許攸拜見司徒。”

    “哦,子遠來了。”董卓和煦一笑:“免禮,賜座。”

    “謝司徒。”許攸再拜落座。

    “子遠所為何來?”董卓明知故問。

    “欲行毛遂自薦也。”許攸麵色不改。

    42737/53869894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