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34 鮮卑利亞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40更新時間:2020-03-17 02:26:17

    《神異經》有載:“北方有層冰萬裏,厚百丈;有溪鼠(海象)在冰下土中,其形如鼠,食冰草,肉重千斤,可以作脯。”

    南下北上,開荒拓土。稻作不及,還有青稞麥。隻需諸多防寒技藝大成,何愁無地可耕。薊國《圩田製》,最飽受質疑之處,便在“地有盡時”。

    “以有盡之地而逆無已之求,此所謂市怨結禍者也。”

    分戶不析產。助推天下流民,蜂擁而至。家中諸子長成,必得美田一頃,良宅一座。千裏國土,如何夠分。不出三代,地利盡矣。

    然自薊王立開拓車隊,開荒艦隊。荒洲諸情,廣為人知。尤其開造掠海大舡,封海外諸王子國。國中大儒,渙然冰釋。

    加之,本為千裏冰封,不化之地的蒼海郡,竟亦可稻作。重重利好,更助人心。

    反慮千萬國民,不足人手。更憂王上百子,力有未逮。

    無妨。薊王春秋鼎盛。螽斯衍慶,綿綿瓜瓞。何愁膝下無子。

    婚期既定。羅馬皇後自非外人。

    諸多禮祭,皆邀其列席。人前人後,言談舉止,並無失儀。

    國人皆讚之。

    春華秋實,四季交替。從立春後,整備水田,到育秧,插秧。再到碧水青禾,一望無際。肉眼可見的收獲,滋養著薊人,從容自若,謀定後動的泱泱大國風貌。

    自並六縣為國,到今日橫亙幽冀。薊國千裏國土,欣欣向榮。與日薄西山,江河日下,仍內鬥不休的今漢朝廷,成鮮明對比。

    四方館雖無人升頂黃金闕。然良才不斷。再加太學、大學,士林學子,學優則仕,足補吏治之缺。

    及六月淮泗大水。

    薊國萬舟齊發,接回百萬流民。薊王聲名之隆,曠古爍今。

    當真“解百姓於倒懸,救黎民於水火”。

    民心所向,大勢所趨。隻差天時並地利。

    凡薊人,皆如此想。

    經由各處大營,調養生息。百萬流民,分批安置安北、遼海二郡。薊國人口,悄然破一千三百萬。

    二郡再興大建。

    引國中青壯,齊來客庸。毗鄰遼東,鹽漬木足量供應。月起重樓千棟。

    薊國營城,便是如此神速。

    樓桑,陸城侯府,後院大馬廄。

    自白龍雙目生疾,家馬令蘇雙,便親自看護。不敢有一日之疏。麾下屬吏亦知此馬茲事體大。竭盡所能,生怕疏漏。

    飼料調配、坐臥起居,皆由蘇雙親自掌管。

    渡過了初始的不適,白龍似也習慣了朦朧透光的世界。目力受損,聽力必然增強。嗅覺亦變靈敏。

    誠如青駹馬雖砂一目,實無大礙。馬之平衡,皆靠“耳水”調節。並不影響奔逐。

    甚至騎兵衝鋒時,還需佩戴眼罩。且白龍並非目盲,尚有光感。

    當不誤騎乘。

    42737/53769683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