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40 懷利相接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756更新時間:2020-03-17 02:26:20

    王朗笑道:“使君隻需遣一親信,與我同返。後事如何,一觀便知。”

    陶謙輕輕頷首:“如此,請上使暫回館舍安居。待組使團,與君同返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。”王朗再拜起身,翩然而去。

    親信曹宏,忍不住叫囂:“明公若為左將軍,何愁徐豫諸國,不尊號令!”

    “左將軍,戰國已有。秦漢因之。金印紫綬,位次上卿,或典京師兵衛、或屯兵邊境。戍守四方。”別駕趙昱進言道:“使君得此號,名正言順也。”

    座下如下邳相笮融,彭城相薛禮等,各個摩拳擦掌。然陶謙卻不為所動。少頃,忽言道:“典農校尉何在?”

    陶謙任刺史時,徐州飽受黃巾之亂,“世荒民饑”。陶謙表下邳人陳登,為典農校尉,於境內屯田。陳登上任伊始,便“巡土田之宜,盡鑿溉之利”。數年大成,“粳稻豐積”。徐州乃時下河南為數不多,富庶大州。

    惹四方眼饞。豫州牧孫堅,兗州牧曹操,甚至青州刺史、揚州刺史,皆曾遣人借料。足見一斑。

    “陳校尉,今在舍中靜養。”趙昱答曰:“隱疾發作,無從下榻。”

    “乃食魚鮮所致。”親信曹宏又言道。

    “此症,薊國良醫皆可診治。”趙昱言道:“不其港,常有薊國海市經停。宜當速去,遲恐不及。”

    陶謙輕輕頷首:“速去速回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曹宏遂去傳命不提。

    心知陶謙有意遣陳登出使,趙昱又進言道:“洛陽之行,宜早不宜遲。”

    陶謙這便定計:“如此,便勞元達親往。”

    趙昱大喜:“卑下,定不辱命!”

    郡府典農校尉官舍。

    曹宏奉命而來,傳達上意。

    典農校尉陳登,抱恙下榻,伏地領命。臨行前,曹宏又討得百角薊鈔一券,這才心滿意足,告辭而去。

    待曹宏遠去,忽聽內室有人慨歎:“我兒所投,非明主也。”

    陳登麵黃透赤,腹脹如鼓,澀笑答曰:“兒非敬陶使君,乃為徐州百姓也。”

    “徐州‘居四戰之地,恐日就微弱’。大水之後,又生大疫。周遭郡國,民不聊生。唯此州富可敵國。不啻群狼環伺,取禍之道也。”便有一人,布袍葛巾,自出內室。

    正是登父,陳珪。字漢瑜。徐州下邳人,廣漢太守陳亹孫,太尉陳球侄,吳郡太守陳瑀、汝陰太守陳琮從兄。出身士族名門。與袁紹、袁術等,皆為故交。初舉孝廉,任青州北海國治,劇縣令。後辭官,賦閑在家。

    “阿父所言極是。”陳登慨歎:“亂世將至,陶使君恐難善終。恐殃及百姓,故不忍棄之。”

    “琅琊港,乃徐州良港。先前,多有薊船往來。奈何自琅琊王閉港造船,欲謀過江。若能重開琅琊,引海市停靠。則徐州無憂矣。”

    42737/53705388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