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43 向海而生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24更新時間:2020-03-19 00:44:49

    “當擇何處?”麋竺追問。此才是關鍵之所在。

    “琅琊港。”陳登擲地有聲。

    “下邳賊。”麋竺一語中的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陳登密語道:“下邳賊闕宣,聚眾數千人,自稱天子,攻取泰山華、費,略任城。周遭郡國,不堪其擾。若麋君假‘賊斷商道’,重金求見陶使君。引曹兗州出兵討賊……”

    “『反·驅虎吞狼』之計也。”麋竺脫口而出。

    “正是此計。”陳珪此時方笑道:“曹兗州既來之,豈肯輕易退避。那時,陶使君必遣使北上。求薊王南下,以逐豺狼。”

    此計,之所以非麋竺不可。隻因其富甲一方,徐豫知名。賊人占山截道,商道不通。之於豪商,影響可想而知。重金謁見一州刺史,求開商路,理所應當乃其一。

    麋氏巨富,陶使君必留以後用,言聽計從,乃其二。

    再加豪擲千金,遊說州中屬吏,為其進言,乃其三。

    名聲、財富、情由,缺一不可。故非麋竺不可當此大任。

    刺史無兵權。正因權輕,故行廢史立牧。陶使君為速滅下邳賊,唯求外援。兗州牧曹操,順下四瀆,旦夕可至。初時便遣使來說,先行示好。求其援軍,水到渠成。

    於是,請神容易送神難。

    若曹兗州貪慕徐州富庶,遲遲不願撤兵。不得已,陶使君必求薊王南下。

    如此,則事成矣。

    三人商定細節,陳珪父子先行離去。稍後,麋竺打點行裝,自去拜會陶使君不提。

    隻歎天下誰人不通薊。

    前後兩漢四百年。奇人異士,英傑輩出。明君,名臣,名士,名人。何其多也。

    薊王其人若何,其事若何。諸如陳登父子,又豈能不知。便是許攸,亦知王莽不亂,光武不出。

    無賊臣篡漢,中斷社稷。薊王又豈能揮師天下,掘自家祖墳。

    故恩師問道:董卓可為王莽乎?

    於薊王而言,因勢利導,順勢而為。並不強求。隻需將薊國一切,放之四海而皆準。自己當不當九五之尊,並無所謂(近四百萬字,還沒稱帝,便是明證)。

    至於民心所向,眾望所歸。亦無不可。此乃豪傑也。

    不出陳珪所料。

    孫堅、曹操、袁紹、袁術等,關東群雄,聯名上表,求遷都壽春。

    新帝欣然允之。徙封孫堅為揚州牧,袁術繼任豫州牧。攜家小,乘飛雲艦隊,浩浩蕩蕩,奔赴壽春。

    壽春,扼淮水之南。南引汝、潁二水,東連江左,北進中原,西接陳、許。外有江湖為阻,內有淮、肥水利。南北要衝,兵家必爭。戰國時曾為楚國都城,稱郢都。秦設九江郡,治於此,漢高祖時屬淮南國,後還稱九江郡。今,新帝割據淮南,遂易九江太守為淮南尹。

    揚州刺史劉繇,乃漢室宗親。

    雖不遵新帝號令,卻也無可奈何。聽之任之。

    42737/53658628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