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61 漢祚複興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78更新時間:2020-04-11 04:30:18

    秦漢之交,讖緯之學興起,宣揚劉氏具天命。如《春秋演孔圖》:“卯金刀,名為‘劉’,赤帝後,次代周。”待兩漢之交,光武中興時,亦出“劉氏複起,李氏為輔”,“劉秀發兵捕不道,卯金修德為天子”之讖語。

    而新莽末年,始流傳之“劉氏複起”之讖記,自薊王麒麟天降,南征北戰,並土開疆,尤其萬舟並發,救回南陽“帝鄉”百萬之眾後。今又,再度出現。

    “漢祚複興”、劉氏“係(繼)統先基”。尤其“漢祚複興”,此讖記遍及十三州街巷閭裏。刻印九州名山大川。

    “卯金刀,漢祚興”。遂為天下,所津津樂道。

    協辰夫人言,薊王應運而生,乃天命所歸。

    從龍之功,登仙大道。如此巨利,如何能輕棄。

    一言蔽之。熙熙攘攘,利來利往;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仙門雖與世無爭,然亦有所求。白日飛升,羽化升仙,便是終極追求。

    利益利益,先利後益。薊王累次和親,焉能不知。

    於國有益又力所能及。何樂不為。更何況,薊王從不與民爭利。

    是故“受大者不取小”。

    休沐日批閱,多是十萬火急並積累書信。由一眾瑞麟閣學事史,依次誦讀。薊王口述,學事史秉筆回複。瑞麟閣女博士、女史,多為顧問應對,從旁答疑。

    書畢,交由瑞麟博士,確認無誤。再由薊王親筆簽署。封函發出。

    凡劉氏宗親,舊時好友,門籍屬吏,皆可向薊王上疏。便是刀筆小吏,如遇急迫,亦可奉書直諫。可想而知,五日書信擠壓,何其多也。

    往來書信,還需抄錄歸檔。凡書寫抄錄,皆由女學事史掌管。

    “夫君且看。”士貴人似有發現。

    “何人上疏。”劉備笑問。

    “乃王子館兼太學壇博士雙祭酒服虔。”士貴人答曰。

    劉備這便取來一觀:“太學生,多‘自耕讀’,為‘實習生’。然‘術業有專攻,得道有早晚’,有一二載便學成出仕,然亦有三五載,仍在苦讀。‘官’謂學仕官之事,‘學’謂習學六藝,此二者俱是事師。故臣竊以為:三年實習生,可為‘備吏’,稱‘學吏’乎?”

    所謂備吏,便是指“後備吏”。

    《三國誌·吳書·歩騭傳》載,歩騭向孫權上疏:“竊聞諸縣並有備吏,吏多民煩,俗以之弊。但小人因緣銜命,不務奉公而作威福,無益視聽,更為民害,愚以為可一切罷省。”據此可知,時下縣寺中,已有“備吏”存在。

    居延漢簡亦載:“二百桼(七)十後備吏騎士勝敞。”據此認為“後備吏”,當為“邊塞低級吏員之後備者”。

    換言之,前漢已有備吏。

    “學吏”乃備吏之一種。

    太學生專立名籍。一旦入學,即可除徭役。學成可入仕途。高者以補郡縣吏,次為孝弟力田。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服虔上疏,三年實習生,轉為學吏。

    須知,學吏亦是吏。即便百石,亦可得民爵。授予良田美宅,坐享薊國爵民之一切便利。與“實習生”,不可同日而語。

    42737/534543271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