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71 飛槳木蘭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02更新時間:2020-04-11 04:30:28

    此船模名曰:木蘭舟。

    南朝《述異記》:“木蘭洲在潯陽江中,多木蘭樹。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,用構宮殿也。七裏洲中,有魯般刻木蘭(樹)為舟,舟至今在洲中。詩家雲木蘭舟,出於此。“後常用作船之美稱,非指木蘭樹所造。

    後世木蘭舟,乃為巨型遠洋海船。《嶺外代答》中言其“帆若重天之雲,舵長數丈,一舟數百人”,“不憂巨浪,而憂淺水”。時“言船大者,莫若木蘭舟也”。木蘭舟以體大、載重(可載六七百人),結構堅固、抗風浪強,船員航海術嫻熟,而聞名於海上。

    又聞。唐時,此船於波斯灣航行,因船體大,隻能泊於西拉甫港,貨物須換小船才能西航至幼發拉底河口。溯幼發拉底河至巴士拉,再由此陸運至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。

    因搭乘“唐舶”安全。故許多遠道而來的阿拉伯商人,寧肯囤貨等待此舶轉送。回國時,則常乘木蘭舟至南印度,而後才換乘阿拉伯木船歸鄉。此逸聞亦可佐證,華夏造船術之先進。

    為賀秦漢和親之喜,將作寺特獻此船模。

    與白波大舡類似。此船多桅,桅杆裝有機關轉軸,可自由放倒、豎起。其“舟如巨室,帆若垂天之雲,柂長數丈,一舟數百人,中積一年糧,豢豕釀酒其中”。船艙之內可養豬、造酒。另有“大木蘭船”,“一舟容千人,舟上有機杼市井”。比起滿滿上邦氣象之白波大舡,木蘭舟更多市井氣息。更適民用。換言之,木蘭舟,乃為國中船戶而造。用以替換現有船隻。

    劉備發現,除去諸多細微處的改進,最大不同,來自潛輪。

    與現有列輪迥異。木蘭船身下所置,乃是螺旋漿輪。

    螺旋,本指像螺螄殼紋理的曲線。語出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迦畢試國》:“又有如來發,發色青紺,螺旋右縈,引長尺餘,卷可半寸。”

    “此輪何名?”薊王細看船模,脫口而出。

    士貴人翻閱圖卷答曰:“飛車槳。”

    劉備聞其名,會其意。飛車,乃指“竹蜻蜓”也。

    本是一種古老的兒童玩具。由軸和槳翼組成,多以竹木製做。商朝時,便有此物。

    葛洪《抱樸子》有載:“或用棗心木為飛車,(於竹筒內)以牛革結環劍,以引其機。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、交罡而乘之,上升四十裏,名為太清。”

    於是“飛車”,被認為是竹蜻蜓的最早記載。

    然就劉備所知,華夏最早飛行器,當屬《山海經》中『奇肱飛車』。

    “奇肱之國在其北,其人一臂三目,有陰有陽,乘文馬。”注曰:“其人善為機巧,以取百禽,能作飛車,從風遠行。”

    將作寺良匠,必是受竹蜻蜓、鹽府風車、水中漩渦,乃至海上水龍卷,所啟發。靈光乍現,將列輪改成螺旋漿輪。

    劉備焉能不大奇。

    “功效如何?”

    “倍於列輪。”

    “妙哉!”薊王不禁慨歎。

    42737/533478045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