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01 廣瞻博望(1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808更新時間:2020-04-20 03:21:15

    

    先為侯國。前漢時,張騫二使西域,功勳卓著。武帝元朔六年,封“博望侯”於此。取其“廣博瞻望”之意。“博望”由此得名。新莽時,改稱樂宜縣,今漢稱博望縣。

    正因博望城,扼咽喉要道。進出南陽,皆需途經此地。故被賊人所據。

    時南陽大水。境內諸水倒灌。淯水漫溢,首當其衝。博望城亦受水淹。所幸勢高,未遭滅頂之災。待城內水退,倉內積糧,多半仍可食用。遂遭賊人霸占。

    賊酋周倉,本是河東鹽販。後裹挾入黃巾,輾轉河南。南陽黃巾敗後,呼嘯山林。以避官兵圍剿。卻不與潁川、汝南等地黃巾餘部勾通。

    傳聞,宛城陷落時,孫夏率殘部北突。欲退避伏牛山中,與官軍周旋。豈料官軍緊追不舍,於西鄂精山,雙方再戰。孫夏軍敗,黃巾亂軍死傷萬餘。餘眾四散而走。十萬南陽黃巾,土崩瓦解,不複先前之勢。

    南陽之戰,黃巾軍,先後有趙弘、韓忠、孫夏三渠帥,戰死。乃至群賊無首,如鳥獸散。周倉、裴繼等南陽殘部,恨潁川黃巾波才、黃邵,汝南黃巾劉辟、龔都、黃邵、何曼、何儀等部,見死不救。故不與往來。

    話說,八州黃巾,被朝廷大軍圍剿分割。各自為戰,自顧不暇。如何能馳援別部。尤其恩師坐鎮虎牢,以大河為界,鏖戰南北,數路兵發。雖有青徐黃巾張饒部,上下勾連。仍在劫難逃。

    恩師為何取大河上下,為決勝之地。隻因時下,華夏正處於大河文明的頂端。

    少時夜課,恩師以大漢十三州地形開篇。令劉備茅塞頓開。此便是所謂“大局觀”。

    大河既是天塹,又是屏障。背靠大河,上下齊攻。背水一戰,後顧無憂。更加坐擁漕運之便。黃巾無有水軍,唯望河而哭。

    受恩師平定黃巾啟發。薊王大興水軍,廣造大舡。遂成縱橫之勢。

    往來四瀆,通行四海。鐵壁鏵嘴,無往不利。

    博望坡上,博望城。

    何後車駕,裹挾商隊入城。遊商往來,乃為銷贓。南陽十室九空。便有積糧,亦早食盡。唯仰賴遊商,暗中轉運。謂“衣食父母”不過如此。黃巾賊焉能加害。

    隻需是熟麵,守城黃巾,自當放行。

    至於隊中人馬,又豈能逐一辨認。

    出博望城,下博望坡。宛城近在咫尺。

    商隊需滯留一日,以銷賊贓。何後單車出城,太過顯眼。故亦隨商隊,暫住市中。

    或有人問。為賊銷贓,必然謹慎。半路偶遇,萍水相逢。商隊如何會任由太後車駕亂入其中。

    隻因千秋三師,皆遊方術士也。

    方士,便是方外之士。走街串巷,相麵解夢,卜問吉凶。稍帶尋醫問藥,跌打損傷,包治百病。天涯同路,結伴而行,乃是常情。尤其黑市遊商,能得方士入夥,可遠避神鬼,何樂而不為。 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