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33 寄豭之豬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28更新時間:2020-05-11 02:18:35

    “此事需從長計議。”聞此言,大將軍董重,亦不由暗自心驚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與會眾人,亦無良策。唯有徐徐圖之。待覓得良機,再手刃國賊不遲。

    太後葬身火海,屍骨無存,已滿月餘。董卓竟不許朝廷為太後治喪,隻讓獻帝於城內奉常亭舉哀,公卿皆白衣朝會三日而已。

    取衣冠,合葬文陵。開啟地宮時,又使人盜取陪葬珍寶。種種大逆無道,罄竹難書。

    為平衡各方。薊王立三宮鼎足之勢。如今三宮皆廢,隻剩董侯一人。董卓手握八關,囤積錢糧無數。遂於罼圭苑中,大興土木。

    仿函園二崤城九阪塢,圈建塢堡。高厚七丈,與洛陽城相埒,自號“萬歲塢”。塢中廣聚珍寶,積穀為三十年儲。自雲:“事成,雄據天下;不成,守此足以畢老。”

    居中魚梁台,該稱”萬歲台“。言與千秋觀相合。合稱“千秋萬歲”。不臣之心,昭然若揭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。正如豪強黃穰,臨終之言:無它,膽肥耳。

    董卓諸多僭越之舉,薊王皆無動於衷。於是料定,薊王醉心海外,不問內政。薊王不聞不問,天下還有何懼哉。

    隻需有小皇帝傍身。挾天子以令諸侯。董卓即便大事不成,亦“足以畢老”。

    知董卓大限將至。洛陽權貴恐延禍上身。虛與委蛇,避其鋒芒。更令董卓有恃無恐。常以入宮伴聖為名,夜宿龍床,奸淫宮女。二宮上下,敢怒不敢言。一時烏煙瘴氣。

    因其腰大十圍,過於癡肥。於是宮中黃門皆偷喚其為“董豭”。意為“寄豭之豬”。

    語出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夫為寄豭,殺之無罪。”《索隱》注曰:“豭:牡豬(公豬)也,言夫淫他室,若寄豭之豬也。”

    一言蔽之,董賊乃亂入天家之公豬也。且“夫為寄豭,殺之無罪”。言下之意,若男人像公豬一樣,鑽進別家“豬圈撒種”,被人一刀了結,亦死有餘辜。

    黃門牙尖嘴利,可見一斑。

    黃門竊竊私語。不出半月,滿城皆知。人後皆喚董卓『董豭』。

    乃至董卓身邊近臣,亦紛紛耳聞。卻無人敢言於董卓當麵。

    洛陽東郭,建陽裏,王允府邸。

    “好一個寄豭之豬。”聞董卓淫亂宮闈,王允怒不可遏。自董卓開府,治政魚梁台。王允深惡痛絕,不與往來。與太傅楊彪等人,常入宮伴駕。今董卓權勢滔天,宮中亦入不得。於是王允索性稱病不朝,閉門謝客。

    唯司隸校尉桓典,常有往來。

    寄豭之豬,便是從桓典處聽聞。

    桓典亦憂憤不已:“聞董豭淫亂宮女,猶不知足。自宮中偶遇,便常擾萬年公主。先前,何苗假扮公主,行刺榻上。本以為,此事因西園大火而終了。不料董卓欲舊事重提,強娶萬年公主。”

    “董卓老賊。”王允怒發衝冠:“某必殺之!”

    “前有伍孚,後有何苗。董卓接連遇刺,焉能無備。”桓典一聲歎息。

    42737/52503764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