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37 露華勻玉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04更新時間:2020-05-11 02:18:36

    “嬌羞不肯入鴛衾,蘭膏光裏兩情深”。

    “夫君。”安素出水芙蓉,落落登台。

    “貴人何故遲來。”薊王笑問。

    安素答曰:“京中將有大事,請夫君定奪。”

    “且說來。”薊王遂起身,示意安素身邊落座。露華榭中美人,紛紛入水遠避。

    待榭中隻有二人。安素將刺董之事,娓娓道來。

    “果有此事。”薊王實不意外。

    安素言道:“前有伍孚,後有何苗,接連事敗。董卓必有萬全之備。故程氏姐妹,欲反其道而行之。設伏宮門,遣一萬人敵,截殺之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必是呂奉先。”薊王心中慨歎。果然該來的,遲早回來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安素言道:“義兄素與董卓貌合心離。事成則矣,然事若不成,義兄必為董卓所害。故,妾竊以為。”

    “貴人直言。”

    “程氏姐妹,乃出程璜一脈。與養父同氣連枝。先前亦多有往來。”安素目視夫君:“若事敗,乞夫君收留二人,奉養於宮中。”

    劉備言道:“安貴人,欲留後路也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安素答曰。

    “可也。”劉備輕輕頷首:“然不必入宮,可養於館舍。”

    “多謝夫君。”安素亦知夫君,謹慎納妃之心意。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。薊王身側諸妃,皆有各自家國利益。多一人便多一事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於是乎,少一人,者少一事。

    對於薊王和親,薊人亦越發抵觸。

    隻因損益各半,各有利弊。且弊漸大於利。趨利避害,人之常情。家國大事,亦所難免。

    若非出使海西,通商大秦,悠悠百年,漢人思之不忘。秦漢和親,亦不可行。

    可想而知。能比秦後利大者,普天之下,還有幾女。

    更何況,夫妻雙方,互為人質。床榻之上,濡沫交頸,間不容發:

    “夜深交頸效鴛鴦,錦被翻紅浪。雨歇雲收那情況,難當,一翻翻在人身上。偌長偌大,偌粗偌胖……”

    萬一心懷歹意。趁“偌長偌大,偌粗偌胖”之機行刺。

    薊王危矣,薊國危矣。

    故時至今日。後宮添人進口,薊國上下,慎之又慎。

    安素不愧女中巾幗。

    慧眼識金。知曉程氏姐妹,乃行刺與否之關竅。試想,義兄呂布,手中方天戟,胯下火龍駒。事便不濟,單騎殺出。遠遁千裏,無人能敵。

    然程氏姐妹,一介女流。事敗必身首異處。心有後顧,斷難全力一擊。因而累及,乃至事敗,功虧一簣也。

    偷得浮生半日閑。一日休沐,難得時機。安素言罷,遂伴夫君入水。溫湯曲流,爭渡,爭渡。

    興盡晚回舟,再入藕花深處。

    一夜無話。

    42737/52457210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