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6 重造京洛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62更新時間:2020-06-24 14:27:57

    自先秦一統天下,滅盡諸侯。傳自二百年,新莽篡漢。沒有六國公子王孫,卿士大夫的前漢,已被世家豪強,土地兼並,學術壟斷。光武,實則是世家的代言。

    光武登基,雖勤勉如斯,然時局終不可逆。光蔭如梭,又是二百年,白駒過隙。飽食帝國血肉,榨盡民脂民膏的世家,正迅速向門閥蛻變。與關東把控朝堂,居擁大義而正當合理謀取私利不同。大江上下,遍地豪強,不遵號令,不奉王命。所作所為,實與關東世家,別無不同。卻得“宗賊”惡名。

    為何?

    隻因朝中無人,政治失語。

    看似楚漢之爭,餘威猶存。實則是大河與長江,兩處封建文明,高地之爭。

    故剝去“奉天子”之糖衣。就薊王而言。關東世家並江東宗賊,一丘之貉,別無不同。

    後世總有思維定式。以為,曆史的車輪,隆隆向前。文明一定是在不斷進步。隋唐一定盛過秦漢。明清一定強過宋元。

    實則不然。

    就人口等同於生產力的封建文明而言,兩漢是頂峰。稍後再無出其右者。

    原因不複雜。

    簡而言之。民族融合過程中,先進文明的稀釋與矮化,乃至滅絕。土地兼並,掠奪人口,及隨之而來的生產關係的不斷破壞重建。大大製約了生產力的發展。

    即便滿清覆滅,民國建立。華夏大地,仍距世界文明之林,漸行漸遠。隻因沒有解決土地兼並及解放人口,兩大農奴頑疾。

    故而。兩漢之後,文明的進程,各有(波)峰(波)穀。然整體趨勢下墜,毋庸置疑。直至新中國成立。才是觸底反彈,複興之始。最大程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,而後剩餘勞動力,向工業輻輳密集。迅速舉國工業化,取代農耕文明。封建劣化而成的農奴製,徹底退出曆史舞台。

    此,便是我輩應有的史觀。

    或有人言,論種田,大清第一。清末四萬萬人口,與漢末五千萬相比。這是『曆史的孽息和自然增值』。並非文明進步。

    請悉知。

    封建時代的門閥地主,與資本時代的財閥寡頭。並無本質區別。

    言歸正傳。

    成皋聯軍大營。

    中軍大帳,袁紹枯坐無言。

    袁術陪坐側席,亦不置一語。

    須臾,袁紹沉聲言道:“因私廢公,斷不可取。”

    “‘自古忠義難兩全’。”袁術答曰。

    “何人可行此事。”袁紹又問。

    “前黃巾渠帥張闓,今為陶謙帳下都尉。其人貪財嗜殺,桀驁難馴。或可一用。”袁術答曰。

    “何以知之?”袁紹又問。

    “乃我帳下軍候,雷薄、陳蘭,密語相告。”袁術答曰。

    “如此,且遣人一試。”袁紹這便定計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袁術領命自去。

    “孟德,各為其主,休怪我無情。”聞帳內袁紹,一聲長歎。袁術目中不屑,一閃而逝。

    42737/51618697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