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32 一線生機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34更新時間:2020-06-27 06:52:04

    如前所言,飛雲號水中塢堡。吃穿用度,一應俱全。便是船上庖人,亦精通廚藝。喚來庖製軍宴,還不手到擒來。

    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

    見二人放下心防,醺醺欲醉。

    孫堅這便落杯相問:“某自奉命討逆,連戰連捷。今江陵亦為我兒多奪。襄陽腹背受敵,斷難保全。唯一所慮。刀兵四起,血流漂櫓。恐殃及城中百姓。不知二位,可有良策。”

    聞江陵被奪。蔡瑁、張允二人表情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正如孫堅所言。襄陽、江陵二城,上扼漢水,下守長江。乃荊州心腹重鎮。江陵失守,襄陽難保。

    慮及緊要處。二人冷汗淋漓,酒醒大半。

    蔡瑁抱拳道:“我等武人,素無機變。還望將軍明示。”

    不等孫堅開口。客席作陪之陰瑜,這便言道:“(蔡)都尉乃出名門。若能勸城中家小,夜開城門,則立首功矣。”

    “哦……”蔡瑁幡然醒悟。一時天人交戰。

    見其無語,孫堅索性明言:“若得都尉相助,待事成,共分荊州。”

    “這……”荊州半壁,其利之大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口說無憑。孫堅指天為誓:“如能兵不血刃,奪取襄陽。待定七郡,願與蔡氏共治之。”

    “得將軍如此器重,卑下敢不效死。”聞“與蔡共治”,蔡瑁熱血衝冠,跪地應諾。

    張允亦下拜。

    孫堅大喜,離席攙扶:“得都尉相助,何愁大事不成。”

    三人把臂大笑,芥蒂盡消。無論結局如何。孫堅既有所求,二人項上人頭,暫可保全矣。至於後事如何,先保住性命再說。

    事不宜遲。蔡瑁這便麵授機宜,遣心腹家將,潛入城中。

    兩套說辭。

    其一,劉表當麵,詐言乃乘守衛不被,隻身脫逃。言蔡瑁、張允被亂軍挾持,不得已而降敵。望明公體恤。願為內應,相約舉事。

    其二,密報家中宗長,待窺得良機,夜開城門,放江東健兒入城,與孫堅共分荊州。

    名門行事,首鼠兩端,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數日整備,安撫降眾,補足士氣。

    孫堅親提大軍,橫渡漢水。討伐襄陽。

    “將軍且慢。”臨行前,陰瑜捧盔上前:“在下聞: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百金之子不騎衡,聖主不乘危而徼幸。將軍上陣殺敵,如有馬驚流失,不幸命中,悔不及也。”

    孫堅探手頭上赤幘,這便笑道:“公子好意,某心領之。自舉兵以來,親冒鋒矢,負土填壕,曆經百戰,皆無礙。故以此幘為吉兆也。”

    陰瑜,赤誠君子,素重英雄,故力勸道:“孟子曰:‘莫非命也,順受其正,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。’將軍一人安危,幹係荊州全局。請戴盔。”

    “也罷。”孫堅豪爽一笑,這便隨手接過,覆於赤幘外。

    “願將軍,一戰得勝。”陰瑜長揖相送。

    “承公子吉言!”孫堅躍馬揚鞭,兵進襄陽。

    42737/57541875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