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36 天地幹支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60更新時間:2020-06-28 11:01:54

    凡入海市,約定俗成,各地城港,再無治權。換言之,明知龐德公舉家避入海市,劉表亦有心無力。唯望洋興歎。

    龐德公此去,荊州大賢,所剩無幾。

    楚都壽春。

    待袁紹並群雄,引軍歸來。

    城港皆有新氣象。天下三分,各自稱帝。壽春為合肥侯帝都,大肆擴建,乃是必然。

    壽春,處八公山之陽,淮河之南,淝水之濱。“南人得之,則中原失其屏障,北人得之,則江南失其咽喉。”

    分內外二城,內王外郭。史上,諸葛誕叛魏,於壽春城中,集結十八萬大軍,足見其闊。北淝水,繞城東北流,又轉“西北注淮”,乃天然護城河。“兩麵臨淮水,一麵臨淝水,所以障淮水,屏壽春也”。

    東連三吳,北通中原,西接陳、許,“外有江陰之阻,內有淮淝之固”,南北要衝,咽喉之地。“得之者安,是稱要害”。縣南有芍陂,春秋時楚相孫叔敖,引淠水入白芍亭東成湖,今漢至唐可灌田萬頃。

    西南有蒼陵邑,城下蒼陵渡。扼潁口,護壽春。乃往來淮水,必經之地。

    關東聯軍便戍守此城。

    江河淮濟,合稱四瀆,足見水豐。

    時水運之便,不下江陵。

    合肥侯築堤造港,大興船運。此城,亦有薊國海市常駐。

    論此番出征,帶回傳國玉璽,便是大功。

    袁紹之所以,白馬盟誓,二家罷兵。正因取回傳國神器,足可交差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。沐浴更衣,袁紹、袁術、袁遺,並群雄,入宮獻寶。

    合肥侯,見之大喜。

    奉寶於大位之上。合肥侯肅容下榻,領百官叩拜。

    待手捧神器歸位。百官三呼萬歲。

    此乃天命所歸。續漢室之正朔,繼炎漢之大統。

    盟主袁紹,高居首功,拜大將軍,封縣侯。袁術專為車騎將軍。袁遺拜淮南尹,領尚書事。餘下群雄,皆有封賞。且封邑,多出揚州富庶之地。一時,皆大歡喜。

    唯有猛虎孫堅,重傷未歸。不得封賞。

    袁紹前與孔融爭北海相,後與劉岱奪青州牧。今兗州牧曹操決裂,大河之尾,不可相爭。袁紹遂先取淮南。袁術順下江左。割據徐揚之意,昭然若揭。

    隻可惜飛雲、蓋海,二艦隊,皆遠去。順下江東,需借舟船之利。淮南尹袁遺,效仿荊州牧劉表,徐州牧陶謙,廣招能工巧匠,仿照薊式樓船。

    薊都南港。

    飛雲始歸。

    知孫堅重傷,薊王一聲令下。薊國上下,嚴陣以待。待飛雲靠岸,華國老攜門下弟子,登船療傷。

    開顱放血,縫合正骨。

    救下孫堅性命。然何時清醒,卻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除救孫破虜。薊王亦喜得張仲景。

    華國老言,若無張仲景續命,猛虎孫堅恐折於半路,斷難生還。

    薊王遂拜張仲景為太醫寺,左令。秩中二千石。原太醫左令,吳房君華妁,並宮中藥丞、方丞,尚藥監、中宮藥長、嚐藥太官、女侍醫等,皆效仿前漢,入少府女官。

    稱禦醫署。

    42737/57515318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