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44 勸善禁惡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56更新時間:2020-07-03 02:41:59

    故“明主之官物也,任其所長,不任其所短,故事無不成,而功無不立。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。”

    薊國承漢製。對官吏的考核,早成建製。統稱“治吏”。

    是故“明主治吏不治民”。韓非子言下之意,君治吏,吏治民。

    薊國治吏,首當其衝:“上計考”。另有“舉謠言”、‘行風俗’、“布公告”、“眾評議”。相輔相成。

    政績高低、百姓風評,一目了然。更加開誠布公,告知於眾。群策群力,全民監督。萬無一失,自當最好。便有些許出入,亦無關大局。

    治吏,又稱“考課”:考評、督課。

    考課最優者稱“最”。對評定為“最”的各級官吏,先給予重獎,餘下再按優劣排次。獎勵大體為:褒獎(口頭)、嘉獎(文書)、增俸、賞金、升職、賜爵、封侯,時有數獎並賞。

    考課較差者稱“殿”。對評定為“殿”者追責。時“吏有罪”為“七科謫(注①)”之首。處罰按:申誡、鞭杖、罰金、降秩、降職、免官、判刑、抄家、處死、夷族,時亦數罪並罰。

    是故“賞罰所以『勸善禁惡』,政之本也”。

    “年前,博士雙祭酒服虔,上疏請立備吏,為國蓄養幹才。”薊王言道:“孤心有所慮,故暫罷此議。今五學並行,萬事皆備。備吏之事,當可再議。”

    環顧殿內群臣,薊王居高下問:“諸位可直言。”

    始作俑者,雙博士祭酒服虔,持芴而跽:“主公明見。臣所慮不周,隻見其利,未見其害。實習三載,自升備吏,若為宵小所乘,禍亂天下矣。”

    薊王安慰道:“子慎萬勿自責。備吏之舉,茲事體大。言事關國運,已不為過。豈能‘一噎之故;絕穀不食’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服虔這才安心就坐。

    “稟主公。”藪東守樂隱,持芴跽奏:“實習之生,多有幹才,卻不得足俸。且需兼顧學業之重。今,主公又兼督四州,河北吏治之缺,可想而知。臣,竊以為。若為備吏,適時補之。當大利於國。”

    “樂公所言極是。臣,附議。”遼海守郭芝,緊跟其後。

    “臣等,附議。”百官同聲。

    “如此,可將備吏,納入考課。凡五學弟子,皆‘學優而備,備優則仕’。”薊王言道。

    “主公明見。”

    “無慮、房、賓徒、徒河,四縣長吏,諸公可有良才舉薦?”薊王又問。

    時下稱謂,大有文章。長幼有序,尊卑有別。不可不察。尤其朝議,更需明辨。萬勿君前失儀,人前失語。輕則妄議之過,重則大不敬罪。

    薊王口出“諸位”,言指殿內群臣。“位”者,席位也。薊王口出“諸君”,言指二千石列。“君”者,古之卿大夫也。薊王口出“諸公”,乃指萬石國老列。“公”者,三公也。

    薊王問計諸公。非萬石,不可輕言。

    42737/57442168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