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2 兵不厭詐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98更新時間:2020-07-15 15:45:55

    唯薊王心知肚明。漢中政權,後世稱“君師合一,政教一體”。

    史侯居高下問:“關東大戰,幾無可免。當如何行事,於國有利?”

    尚書令閻圃,乃殿中唯一智者。為君解憂,當仁不讓:“回稟陛下,漢中四麵之地。南陽被毀,一片白地。荊州劉表,豫州黃琬,必堅壁清野,以待我軍也。若順下漢水,沿途無獲,不出十日,眾十萬大軍,亦未戰自潰也。”

    南陽一片白地。萬民饑流,顆粒無收。天災人禍,已成屏障。南陽上下,無論荊州還是豫州,不毛之地,孤軍深入,被斷糧道。乃至糧草不濟,十日必潰。

    “漢中四麵,皆有險阻。自黃巾逆亂,兵禍綿延。國師立五鬥米,‘置義米肉,縣於義舍’,‘民夷便樂之’,舉家來投。‘漢川之民,戶出十萬,財富土沃,天府之國’。”史侯慨歎:“鷸蚌相爭,卻不能得利漁翁。朕,心有不甘。”

    國師張魯,適時進言:“陛下春秋正盛,英主之姿。漢中‘民富國強,眾安道泰’。毋需急於一時。”

    驃騎將軍張濟亦進言道:“國師所言極是。漢中四麵險固,陛下初臨,宜當休兵戈,養生息。從長計議。”張濟隱晦提及,初來乍到,立足未穩。不可擅動。

    國貌民情,史侯自當體會。轉而問道:“若命益州牧兵進交州可乎?”

    尚書令閻圃持芴跽奏:“或可一試。”

    益州牧劉焉,早有順取交州之心。史侯此舉,可謂正中下懷。

    奉天子詔命,南下交州。無可指摘。劉焉遂命麾下東州兵,厲兵秣馬,水路並進,攻打交州。

    牽一發而動全身。聞益州兵出交州。合肥侯遂命群雄過江,割據江東。

    薊王吞並四州,諸事繁雜。無暇他顧。

    三分天下,亂戰四起。

    稍後不久,薊王上表。請將治粟都尉,並入輔漢大幕府。

    薊王所求,董侯無不應允。

    治粟都尉部,遂劃歸幕府。由中丞賈詡掌管。效仿水衡都尉,治粟都尉部,品秩齊升一等。都尉朱治,領食真二千石俸。坐鎮益陽港。

    益陽港,扼守沅、資、湘,三水,通江達海,位置極佳。逆上酉口津,可扼沅水中流,鎮五溪蠻國。再經靈渠,入合浦水路,直抵南醴港。今南醴水與南廉水,鑿渠互通,南醴港為內外水路要衝。自此港出海,經沿海航道北上,便可直抵中山洲,水衡都尉駐地甬東港。

    二部,內外連動,上下呼應。領護三南徼外,江表十港。

    先並四州,再領三南。

    薊王再得名號:三南天王。

    42737/57277995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