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01 減矢之計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82更新時間:2020-08-04 19:39:44

    “殺——”蔣奇不疑有他,奔衝入營。

    劇賊緊隨其後,蜂擁入營。

    便在此時,忽見中軍升帳。帳中端坐一人,正是曹孟德。

    先鋒蔣奇,望而卻步。

    奈何身後劇賊,皆以入甕。

    隻見帳中曹孟德,揮鞭一指:“爾等中計矣。”

    音猶在耳。殺聲四起,伏兵四出。夏侯惇、夏侯淵、領鐵騎具裝,奔衝入營。血洗群賊。朱靈、樂進緊隨其後。

    眼看兵敗如山倒。於禁、蔣奇,當機立斷。擒賊擒王。

    領精銳,直奔中軍大帳。

    曹操輕輕頷首,臨機應變,堪稱良將。

    不料機關大作,楯壁拔地而起。將賊兵先鋒,攔腰截斷。校尉李乾,率乘氏死士,並發強弩,迎頭射死一片。其子李整、從子李典,攜中壘刀盾長矛,殺光餘賊,又將蔣奇團團圍在陣心。

    機關楯壁之外。伏兵合圍,於禁亦插翅難飛。

    勝負已分。再戰無益。

    於禁遂棄刀而降。

    五花大綁,押入中壘。

    隻見中軍大帳內,副將蔣奇,渾身披血,垂頭喪氣。

    “文則,可知中計乎?”曹操竟知其表字。

    “效孫子‘增兵減灶’之法。明公反其道,減矢伏兵。”於禁焉能不知。

    “時鮑允誠,泰山募兵,文則從之。今群雄偏安江東,已無爭霸之誌。聞文則家小,俱在鄉裏。未曾渡江南下。不知然否?”曹操笑問。

    “明公既知,何必多問。”於禁答曰。

    “既如此,文則願降乎?”曹操含笑發問。

    “若不降,明公欲殺我滿門乎。”於禁反問。足見邊讓之事,令曹操惡名遠揚。

    “未可知也。”曹操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“唉!”恐凶多吉少。於禁跪地答曰:“願降。”

    曹操又看蔣奇:“汝,願降否。”

    “不降,不降。”蔣奇頗不耐煩。

    “且自去。”曹操棄如敝屣。

    便有兵士,為其鬆綁。

    蔣奇將信將疑:“明公,當真不殺。”

    “傳語袁本初,今日所賜,他日必當奉還。”曹操眼中,一閃戾芒。

    “告辭!”深看於禁一眼,蔣奇轉身出帳。隻身南下,告知詳情。料想,必將此敗,歸咎於禁。

    曹操一石二鳥。於禁再難回頭。

    稍後,曹孟德親解其縛,拜為陷陳都尉。仍領麾下兵馬。得曹孟德禮遇,於禁遂真心實意,轉投新主。

    收攏山砦餘賊,並麾下殘兵,計五千餘眾。皆歸曹孟德所用。

    待山中糧草輜重搬運一空。曹操遂引兵西歸。

    過路成縣,忽有使投書。言,故人請曹孟德,汶陽曲水亭相見。

    汶陽,春秋魯地,稱汶陽之田。前漢置汶陽縣,屬魯國。今漢沿襲,仍屬魯國。“汶水又西南徑魯國汶陽縣”,“縣北有曲水亭。漢章帝元和二年(85年),東巡泰山,立行宮於汶陽,執金吾耿恭屯於汶上,世謂之闕陵城也。”

    “魯國何來故人。”曹操一時驚疑不定。

    “明公慎行,恐其有詐。”夏侯惇進言。

    略作思量,又細看手書。曹操總覺,似曾相識:“當赴此會。”

    42737/56656213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