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89 夾縫偷生(1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368更新時間:2020-09-15 17:59:33

    韋端所謂“舉火為先”,便是讓伊蠡王,先行寇邊。正因百三十餘年,漢匈戰爭。世人皆知,北匈奴戰敗西遁。竊據奄蔡東境,自立北烏伊列國。本欲夾縫偷生。亂世苟活。不料薊王,除惡必盡。傳檄天下,聲討北匈奴殘部。

    薊王南征北戰,威震天下。北匈奴不敢相爭。如喪家之犬,倉皇西竄。亂入安息國境。抄掠充饑,亦是遊牧習俗使然。

    北匈奴與漢朝勢不兩立乃其一。薊王傳檄在先乃其二。北匈奴不敢相爭,唯再向西遁乃其三。

    如此一來,安息必不會想到,北匈奴西遷,乃是薊王所驅。行緩兵之計。

    遊牧行國,國界本就難以界定。安息發兵來攻,北匈奴必然潰敗。你追我趕,深入康居國境。康居大軍傾巢而出,禦敵於國門。安息乃絲路強國,國力尤勝貴霜。康居本是貴霜羈縻,安息大軍必不肯輕易退讓。斥責康居國主,交出北匈奴亂軍。康居不得已,唯向大、小烏孫求援。

    大、小(烏孫)昆莫,有求必應,即刻興兵。於是乎,三家對壘,互不相讓。大戰一觸即發。

    趁安息大軍,無暇他顧。貴霜揮師,攻入身毒。與薊王大軍,四麵合圍,滅身毒佛國。

    待大局已定。再由西域都護府出麵,為安息、康居、大小烏孫,三家說和。一場大戰,隨之消弭於無形。北匈奴,賠禮道歉。安息,自當心事寧人。三家,各自罷兵,握手言和。彼此皆鬆一口氣。

    其中有幾處關鍵。尤其都護府,何時出場,時機需恰到好處。且就時局而言,安息與羅馬,亦是一世宿敵。安息西境兵馬,為防備羅馬入侵,當不敢輕舉妄動。

    謂“強弩之末,矢不能穿魯縞”。

    數月出征,人困馬乏。即便明知貴霜,守備空虛。安息疲憊之師,亦無力東征。

    或有人言。安息曾為薊王,營救羅馬皇後魯琪拉。又因奴隸貿易,而相處融洽。何不向安息王明言。料想,安息必不會出兵,攻掠貴霜。

    所謂“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”。兩國相交,利益至上。安息王,若知貴霜舉國東進,攻掠身毒。如何能錯失天賜良機。必陽奉陰違,與薊王虛與委蛇。暗中調遣精兵良將,蟄伏東境。待貴霜起兵,傾國來攻。試想,滅貴霜之利,薊王如何能補償。更何況東西絲路,從此一家獨大。滅貴霜,安息成大漢與大秦,兩家之間,唯一紐帶。雙方商貿往來,皆需經安息中轉。長久暴利,又如何能輕棄。

    故薊王所謀,斷不能讓安息,提前知曉。待事成之後,又當如何。皆在薊王一念之間。

    總而言之。利益主導,一手掌握。斷不可假手於人,而痛失先機。

    薊王高瞻遠矚,戰略既定。

    幕府上下,相向而動。此時,亦見幕府封國,二權分立,薊王先見之明。而幕府、封國,各自職能,亦漸凸顯。

    幕府攘外,封國安內。周典並進,無分先後。

    大雪如期而至,北國千裏冰封。 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