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95 避無可避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492更新時間:2020-09-17 21:37:48

    劉備曾言,樓桑大建,隻需統一常模,“一樓成而百樓易”。待樓桑築畢,蘇伯等匠人皆已精通,宗人青壯亦煉至純熟。而後再造酈城、西林、臨鄉……薊國營城術,終至大成。

    “一城築畢,百城興起”。

    如今回想,樓桑之利,又豈不止於此?

    薊王諸多內外國策,皆始於樓桑。如爵民分戶。析產與否。薊王亦在樓桑,親自試驗。為鼓勵漢人多生多育,除胡人收繼婚之陋習,兼顧民心所向。定下分戶不析產之《圩田製》。又因機關之利,國之石民,殊途同歸,又立《二十等爵》製。凡薊人,隻需滿足入籍、生產、納稅、立功等,各項條例。便可如願升爵。

    一言蔽之,樓桑,乃龍興之地。

    九九重陽會。高車歸義王、烏桓率善王使,上呈國書。言,草原牛馬眾多,尤其群羊,多絞毛,而少殺。乃至圈牢,無法容納。草原又少大木,無從擴建。問計薊王,該當如何。

    這有何難。薊王遂手繪圖板。命將作寺先造模型。

    今日朝會,二國使與百官,殿中一觀。

    “稟王上,此模,與賽馬場,頗多相似。”高車使,頗有眼力。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劉備答曰:“此乃多重馬邑。”馬邑呈圓形,類鬥獸場。四麵築養馬台,環抱中央跑馬場。養馬台,逐次遞升,形似看台。類比九阪懸樓,於台上起環形大馬間。一重馬間居於平地。二重半邊為高台,半邊居於一重馬間頂棚。如此類推,共計三重。第三層頂棚,為兩麵坡頂,謹防雨雪。

    高台排設橫木,既為下層馬間頂棚,又是上層馬間地板。借四麵養馬台為基,無需大木,便是草原上隨處可見,用於造車的杉木,足可支撐。環形馬間,用於飼喂,休息。中央跑馬場,則用於馴養。且四麵高牆,亦便於防禦。除養馬台、跑馬場之外,還有草料倉、獸醫舍、工匠坊、堆肥場等,諸多附屬建築,分門別類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如此,多重馬邑,足可容數倍馬匹。更有甚者,無論草原枯榮,酷暑寒冬。牲畜皆可安居。

    橫豎一裏,可稱邑。類似馬邑。新式牛牢、羊圈,皆為多重。

    聽將作令娓娓道來。百官皆心領神會。

    正因薊國稻作,季季大熟。青儲飼料,食之不盡。更加千裏薊國渠,國中九河,多已通塞外。更加薊王又命人疏通大小遼水。尤其大遼水,如神龍擺尾,橫亙塞外。若能通萬石大船,青儲飼料海量運來。

    草原牲畜存欄量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一言蔽之。自改遊牧為農牧。草原牲畜存欄量暴增。遠超草場容納。若無薊國供給青儲飼料,欄中牲畜,大半餓死。

    薊王一再降低青儲飼料售價。一石一錢。幾近白送。

    一代明主,莫過如此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