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02 多事之冬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306更新時間:2020-09-22 13:57:37

    城下中軍大帳。

    張勳、橋蕤,一籌莫展。

    聞壽春信使至。急忙召入帳中。

    “江夏之戰如何?”張勳劈頭便問。先前兵發二路。上路由紀靈、梁綱為首,襲江夏。張勳、橋蕤,領下路,襲江陵。袁術如此安排,亦有互激之意。下路久攻不下,若紀靈襲得江夏,上路大捷。二人還有何顏麵,再見袁公路。

    “不分勝負。”信使答曰。

    “如此……”張勳話將出口,便已醒悟。遂將“甚好”二字,悄然吞下。

    橋蕤焉能不知,遂續言道:“二路皆勝負未分。歲末將至,河川結冰。恐糧草不濟。宜當速戰。明公可有破敵之策。”

    “將軍手書在此,校尉一觀便知。”信使遂取袁術密信。

    二人不疑有他,急忙接過。細看之後,一時驚疑不定:“明公欲遣紀靈攜水軍,順下馳援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使者答曰。

    “江夏又當如何?”張勳忙問。

    “江夏黃祖,頗有將才。且荊州富庶,蔡瑁、張允二將,亦善率水軍。急切間,斷難攻下。故將軍,命二路齊攻廣陵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張勳又問:“歲末至矣,糧草又當如何?”

    “自有江東轉運。”信使答曰。

    二路合兵一處,又得江東糧草接濟。張勳、橋蕤二人,這便抱拳言道:“如此,且回稟明公,某等定奪下此城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信使領命自去。

    相較荊州兵強馬壯。徐州牧陶謙,麾下兵馬有限。諸國為王允易相所奪,不遵號令。陶恭祖空有一州之地,卻不過廣陵一郡,可堪一用。論實力,遠不及荊州牧劉表。袁術偷襲壽春,一戰功成。好大喜功,不知所以。竟兵發二路,上襲江夏,下擊廣陵。

    俗謂“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”。自牛渚營中所攜糧草,眼見耗費一空。不得已,唯求援江東。合肥侯專開朝議。禦史中丞劉巴諫言,袁車騎二路兵發,上下齊攻,乃為助江東解困。若此時兵敗,荊徐二州,合力反攻,淮南不保。驟失江淮屏障,袁大將軍又遠征交州,斷難回援。則江東危矣。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。莫過如此。

    合肥侯絕非碌碌庸主。立刻傳命調撥糧草,渡江馳援。時降將樊能、於麋東屯橫江津,張英屯當利口。重整水砦,可為江東水軍接應。

    事不宜遲,待紀靈、梁綱拔營順下。合肥侯遂命尚書令袁遺,親領船隊出發,渡江輸糧。樊能、張英,亦不敢怠慢,換乘千石河船,轉運廣陵城下,聯軍大營。

    廣陵金城。

    攜一眾屬吏,於譙樓,俯瞰岡下淮南聯軍大營。徐州牧陶謙,麵沉似水。

    “歲末將至,袁公路不言二家罷兵。反令紀靈,率軍相助。圍城數月,民心不附。久必生亂。如何退敵,諸位可有良策。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