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15 班姑蔡女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028更新時間:2020-09-27 23:50:54

    “乃中壘左校尉,汝南陳到。”安長禦再答。

    “可是杏林塢堡,隻身護甘後者?”竇太皇亦是知曉。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安長禦又笑。

    再觀場中太史慈,黃敘、張郃、馬超等,一眾少年才俊。董太皇不由慨歎:“大漢一藩,總有後來者。”

    竇太皇心領神會:“當百年無虞。”俗謂“三歲見老”。太學四子,乃治政謀國之翹楚,場上諸子,乃定國安邦之翹楚。

    “聞薊王欲傳王位於嫡長子,及冠之年。今日,朕已盡知。”董太皇慨歎。

    “世子及冠,薊王不過四十之年。遠未稱老,何其急也。”竇太皇柔聲相問。

    “妹豈不聞,道上兒歌乎?”董太皇提醒。

    “‘南極老,一丈青;東王父,漢三興’。”此童諺,家喻戶曉,北人盡知。

    “東王父,三興漢室,又豈需十載?”董太皇已知命矣。

    “下三分,細思叔侄三人,繼位大統,身皆有瑕。”竇太皇一語中的。

    合肥侯被竇太皇所廢,史侯被董卓所廢,董侯為董卓所立。合肥侯複辟,隻因《廢帝詔書》存疑。史侯複辟,董侯繼位,隻因董卓“托名漢相,實為漢賊”,賊臣廢立,禮法存疑。

    再深究,困龍台上,先帝彌留之際,連出二詔,尤其《起居遺詔》,實乃亂國之舉。傾覆社稷,動搖神器。乃至叔侄相爭,下離心。

    深看甘後一眼,董太皇悄聲問道:“聞桓帝詔曰,兄終弟及。乃由勃海王劉悝繼承大位。此事,當真否?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時過境遷,尤其田聖亦在薊王後宮。且今與董姝相依為命。故陳年舊事,竇妙亦不做隱瞞:“時先帝無嗣。欲行兄終弟及。大將軍竇武,撕毀詔書。殺田聖等,寵妃滅口。後共議入河間。”

    “無怪道路流言,劉悝恨不得立,欲鈔征書(注①)。”董太皇悉知內情,亦不禁五味雜陳。

    “如今再看。姐姐以為,‘車班班,入河間’,福兮,禍兮?”竇太皇美眸,難掩悲涼。言下之意,時桓帝崩,無子,皇太後竇妙與父竇武,定策禁中,使守光祿大夫劉儵,中常侍曹節,並持節,將中黃門、虎賁、羽林千人,出使河間,奉迎新帝。劉弘時年十二。時董太皇不及而立,正是如花妙齡。

    “唉……”千回百轉,皆歸一聲憂歎。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然竊以為,比起當日,三餐不繼,生活困頓。車入洛陽,逆改命,亦是無從之選。

    忽聽歡聲雷動。

    場中一白一黑,二寶馬神駒,並駕齊驅,同時撞線。正是張飛和趙雲。

    不及瞬目(眨眼)。餘下千裏駒,呼嘯而過。難分伯仲。

    “勝負何分?”長姐笑問。

    薊王言道:“長姐稱劍絕。縱白駒過隙,亦一目了然。”言下之意,即便肉眼無從分辨,亦可平心而斷。

    “毫厘之間,當子龍為先。”長姐有一一,俠義不減。

    “那便是子龍為先。”薊王笑中,情深意長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