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18 近水樓台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546更新時間:2020-09-29 13:48:07

    好友相聚,盡興而歸。

    馬超雖年幼,卻被張飛勸飲三杯。趙雲、陳到,亦不逞多讓。好在所飲鬆泉釀,而非翠玉瓊漿。否則恐大醉不醒。

    稍後罷歸。馬超辭別一眾好友。走馬大溪地,南溪衢。入自家樓院。

    阿母尚未安寢,幼妹已牙牙學語。馬超牽馬後院槽頭,又加了把精料。這便入堂,與母相見。

    “何以晚歸。”超母問。

    “賽罷與友小聚,故晚歸。”馬超如實作答。

    “可是王上義弟。”馬超好友,母豈能不知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馬超答曰。

    超母這便安心:“巴蜀動湯(蕩),你父身居要職,不敢輕離。傳書來問,明春年滿十五,當出仕何處?”

    馬超答曰:“或為軍曲候。”

    超母亦驚:“我兒竟領比六百石高俸。”

    如前所言。比六百石,乃仕途分水嶺。比六百石,授民爵十等之左庶長。

    循例。二十等爵之第九等,號“大夫之尊”的五大夫以上,始為高爵。除“本家得免役”外,授田從五大夫的二十五頃,暴增至十等“左庶長”之七十四頃。授地亦從二十五宅,暴增至七十四宅。

    薊國二百石少吏,升四百石長吏,已稱困難。升六百石宿吏,難上加難。故薊國士子,夢寐以求,三百出仕,二千及冠。等達成所願,鳳毛麟角。

    馬超比六百石出仕。其母焉能不驚喜。

    又循例。比六百石以上,自千石,官邸為二進院落。比二千石以上,至中二千石,官邸為三進院落。萬石國老,獨享四進院落。

    南溪衢,恐難久居。

    知子莫若母。反之亦然。觀母神色,馬超這便寬慰道:“阿母,若不願離族別居,亦無妨。”

    “大溪地,亦是宜居之地。”超母言道:“鄭門弟子,薊王舅父,皆居於此。”

    馬超笑道:“阿母所言極是。”

    超母對南溪衢的眷戀,隻因油然而生的歸屬感。話說,自被薊王安置此地,已經數載。北地羌人聚居南北街衢。坐擁樓桑繁華,又近西林港邑。遊人往來如織,時有北人到訪。尤其自家樓院,水洗水暖水淋,生活便利。即便隆冬時節,亦溫潤如春。更加獨棟重樓,更利於集熱。超母不肯遷居,亦是常情使然。

    超母又道:“先前,伯父求得北溪衢宅。你父言,待開春,伯父一家當遷來樓桑。”

    馬超伯父馬翼,為隴西南部都尉。本就是薊王平羌時所募。今兼督四州,河北官吏,皆求北遷薊國安居。謂“近水樓台”。竊以為,能結交國中高官權貴,於仕途,當大有裨益。更何況涼州羌氐牢城,本就歸幕府所轄。如延屬國都尉張遼。守肩水金關,護居延外道。勞苦功高。薊王特賜王都府邸。張遼感激涕零,舉家遷入,不提。

    馬翼有此舉,亦合乎情理。

    話說,從弟馬岱,已多將不見。聞伯父又生次子,卻不知可稱一並遷來。

    時辰不早。馬超自去洗漱安睡。

    薊王義弟張飛,相約明日來訪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