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77 末席之爭(1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034更新時間:2020-11-03 00:00:13

    薊王不愧生。已程不國,扼海上咽喉航道。時“黃支之南,有已程不國,漢之譯使自此還矣”。

    換言之,已程不國,乃漢人南下終點港。而後,“自黃支船行可八月,到皮宗;船行可二月,到日南、象林界雲”。

    因常有往來。已程不國,上至國主,下至百姓。大漢風貌,人盡皆知。更加薊王南征林邑,鑿頓遜海渠,立江表十港。殑伽、稽羅等港,與已程不國,隔海相望。新式木蘭舡,日夜三千裏。往來已程不國,不過旦夕之間。尤其,為開鑿頓遜海渠,便於轉運人員輜重,薊王新修西頓、東遜二港。已程不國坐擁地利之便,常有人員、輜重,輸往西頓港。大漢一藩,薊國風貌,亦廣為人知。

    唯一所憾。海市隻抵頓遜五國,從未挺近已程不國。

    知曉已程不國中詳情,薊王當機立斷,遣幹支海市,橫渡“厄立特裏亞海(印度洋)”,前往已程不國。羅馬人稱之為“魯都姆海”,二者皆意即“紅海”。大漢統稱為南海。

    須知。薊王威下,從不以兵革之利。幹支海市,滿載而來,又滿載而歸。看似互通有無,互相得利。實則亦將薊國之便利,放之四海而皆準。四海皆準,又何差魯都姆海。

    更有甚者,錢能通神。凡海市停靠,必有海市令,旗船治事。結好各方勢力,甚至已程不國王室,亦為座上賓。待相交漸厚,隻需請開尊口,海市令有求必應。

    舉家渡海,庇護於象林苑,不過舉手之勞。若求薊王興仁義之師,攻無道而伐不義,則福莫大焉。

    不出薊王所料。待老王一命嗚呼,已程不國必亂。

    此,便是馬齒徒增·假道滅虢之計也。先許以重利,再奇貨可居。假借道通商,海市往來,行“奇鋒震敵,遠圖謀國”。

    或有人言,幹支海市,如何去信已程不國主。

    治病續命,古往今來,無往不利。薊國醫術,亦是四海皆準。老王既身染沉屙,臥床不起。聞薊國名醫隨船而來,無論“外來的和尚會念經”,亦或是“死馬當活馬醫”,甚至“臨時抱佛腳”,“病急亂投醫”。終歸不可得免,請醫入宮殿。

    不能救命,亦可緩解。隻需見效,老王必心存感激。如此,順理成章,進出宮闈。再略施計,當可為國之上賓。待海市名產,尤其樓桑精工兵甲,風靡異國番邦。必有利益攸關方,不惜豪擲萬金求購。如此,一來二往,牽連漸廣,羈絆日深。待時地利人和,大事成矣。

    如前所言。幹支海市,獲利之豐。難以估計也。且獲利有長短,有形無形兼收益。市舶寺,權重如斯,亦是水漲船高。

    幹支海市,計百二十支。遍布內外循環水路,凡我薊人,隻需有載重千石商船,便可錄市籍,入“枝分角市”。萬石大船,可入“幹支大市”。

    《周禮·地官·司市》:“大市日昃(zè,太陽偏西)而市,百族為主;朝市朝時而市,商賈為主;夕市夕時而市,販夫販婦為主。”疏曰:“向市人多,而稱大市。” 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