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4 天下宗漢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114更新時間:2020-11-22 21:26:56

    薊王都? 臨鄉城。

    上陵禮畢,薊王攜三後回宮。上陵禮,亦是“三月而廟見”。薊王九月大婚,迎娶甘後、甯貴妃等。三月已過,故借上陵禮,行廟見。

    春秋時,三月廟見後,女方有“致女”之禮,男方則有“反馬”之禮。

    上古嫁女,廟見之前,夫家皆暫存出嫁車馬。以備新婦無德,遣返歸家時使用。

    “致”,達也。示已為“成婦”,陰禮(婦人之禮)無失,永留夫家。“反馬”,以示新婦不會複返,故將女方嫁時車馬返還。

    漢時已不見“致女”、“反馬”之禮。

    上陵禮畢,亦是開朝之期。幕府、封國,各級署寺,皆治政理事。

    新春伊始,百廢待興。

    隆冬剛過,春寒料峭。供暖尚未結束,足需陽春二月。

    歲末演武決勝,乃開年頭等大事。逢月中大朝會。薊王當拜牙門八將。

    先定品秩。

    左右國相進言。中郎將,秩比二千石,低於諸將軍。如趙雲、陳到,本就為秩比二千石中壘校尉。既為擢升,當與偏將軍同秩,秩二千石。

    薊王言善。

    牙門將遂為偏將軍。麾下不設校尉,而設裨將。裨將與校尉同秩。然唯有大營五部,可設校尉。偏將軍麾下多不設。正如重號與雜號之分。

    定品之後。朝服印綬、車駕府邸,隨之確定。時人吃穿用度,衣食住行,皆與品秩相關。民爵亦是品秩。甚至單從服色配飾,便可知地位高低。

    北宮瑞麟閣。

    中書令趙娥,俸書入內。中書令年滿三十五。最遲,八月末便將致仕。不誤九月初大婚。

    “大夫七十而致仕,老於鄉裏,大夫為父師,士為少師。”鄭玄注曰:“所謂‘裏庶尹’也。古者仕焉而已者,歸教於閭裏。”七十致仕,不論閑居京城,亦或告老還鄉,解甲歸田。皆為裏庶尹。便是後世所謂“鄉賢”。

    “致仕,還祿於君”。

    平帝,元始元年(1年)詔曰:“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,三分故祿,以一與之,終其身。”至此,比二千石以上,年老致仕,可領三分之一俸,至終身。

    今漢承之,且多有另賜。如《後漢書鄭均傳》載:“敕賜尚書祿以終其身。”另“吏兩千石以上視事三年,得任同產若子一人為郎。”家中一子,可補為郎官。逢節日,各地長吏,還需代子,登門慰問。“常以八月長吏存問,賜羊酒,顯茲異行”。另外,還有位“特進”。

    薊國官吏,皆三食俸。除去官俸,還有宮俸並歲俸。民爵終身不去。雖去官職、宮職,然多加“中散大夫”,秩六百石。養老疾,無職事,唯詔令所使。隸門下署。

    養老金不可謂不豐厚。

    中書令趙娥致仕,中書仆射荀采當代之。

    “何人上疏。”薊王笑問。

    “乃護軍右校尉,許定。”趙娥答曰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