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6 王立義法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568更新時間:2020-11-29 15:10:29

    “這……”百官失聲。不料曹嵩竟將淮泗宗王與呂布,相提並論。

    話說,曹嵩洛陽丟官後,辟禍琅琊。待曹操得勢,又舉家遷往甄都。若非偶遇薊王門下,必舉家被害,無可幸免。豈有今日上公之位。何人指使,曹嵩心中必有疑凶:“袁術不過二郡之地,又孤懸江東之外。何恃而不恐也?”

    便有禦史中丞荀彧,聞風奏事:“聞,袁術以傳國玉璽相質(押),與陳王寵暗結同盟。”

    便有太尉趙謙,持芴跽奏:“此乃風聞,不足為信。”

    趙謙,字彥信,蜀郡成都人。太尉趙戒之孫,去年,以光祿勳為太尉。太尉馬日磾,遷官太常。

    “‘枳句來巢;空穴來風’。”荀彧出口成章:“不可不防。”

    司空種拂,亦進言道:“如禦史中丞所言。傳國玉璽,茲事體大。洛陽二宮大火時所失。聞先為孫堅得於井中,後為袁紹竊據,獻寶於合肥侯座前。今江東亦不見璽。陳王寵素有大誌。若得傳國玉璽,恐生異心。”

    種拂,字穎伯,名臣種暠之子,洛陽人氏。去年,代朱儁為司空。朱儁遷司徒。大司農仍為張溫,廷尉亦是皇甫嵩。

    曹嵩乃大宦官曹騰養子。“(曹)騰用事省闥三十餘年,奉事四帝,未嚐有過。其所進達,皆海內名人,陳留虞放、邊韶、南陽延固、張溫、弘農張奐、潁川堂溪典等。”

    正因“好進達賢能,終無所毀傷”。故曹騰所積政治遺產,方能為曹嵩、曹操父子所承。甄都上下,朋黨無數。甚至大司農張溫,亦與之相善。每每附議其言。

    言及傳國玉璽,董侯亦知事大:“若果在陳王處,何不索回。”

    太尉趙謙答曰:“正因無有定論,故難取之。”

    董侯歎道:“陳王果有異心乎。”

    曹太保遂言道:“正因陳王,忠奸難辨。故不可不防。且逆賊呂布,副將張超,仍駐陳國大營。衛將軍若征袁術,甄都危矣。”

    見百官頻頻點頭,曹嵩話鋒一轉:“武威將軍公孫度,奮武將軍公孫瓚,號公孫二雄。二雄擇其一,可滅袁術孤軍。”

    “太師以為如何?”董侯求問。朝議至此,逐漸明朗。欲除荊州之危,必先逐袁術。不然,唯放權劉表,加官以持重。然若加劉表為大將軍,恐激惱薊王。故此議作罷。

    然關東形勢,撲朔迷離。呂布屯兵小沛,淮泗宗王,心思莫辨。衛將軍曹操,需拱衛甄都,不可擅動。論能征善戰,唯剩公孫二雄。卻不知王太師,意下如何。

    “回稟陛下。奮武將軍公孫瓚,可攻淮南。”王太師果然大局為重。

    “便依太師所言。”董侯暗鬆一口氣。

    從始至終。執金吾王斌,皆不置一語。謂“好事多磨”。又說“宜緩不宜急”。劉表所求乃大。即便無上公之爭,亦非一日之功。待甄都朝堂,窮盡對策,仍不能逐袁術過江。必有人舊事重提,加官劉表以自重。那時,百官束手無策,唯有聽之任之。事可成矣。

    奮武將軍公孫瓚,臨危受命,厲兵秣馬。已備雪化路開,攻淮南,逐袁術。

    春,正月,辛醜,赦天下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