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51 天道必克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074更新時間:2020-12-11 18:49:26

    言下之意,非是陶謙識人不明,用人不善。乃因先前為坐穩州牧大位,與徐州豪強,交割利益。甚是為籠絡人心,暗許佛門信徒雲集。自將兒子,托付薊國。陶謙已心知,事不可為。故再無掣肘,無需與豪強苟合。

    眼見陶謙,命不久矣。徐州吏民,亦各尋後路。如長史曹宏,榻前諫言。非因陳登少年無為。隻因心中另有所屬。便是車騎將軍呂布。

    於陶謙而言。在薊王班師凱旋前,守好州土,不至易主。乃心中唯一所求。正如其先前所言,最遲莫過一年半載。薊王必歸。若陽壽已盡,等之不及。陶謙另有《勸進表》遺功,可蒙蔭子嗣。

    陶恭祖,又何嚐不為家門,留好退路。

    “為今之計,該當如何?”麋竺問計。

    “守水砦,拒袁術。”陳宮已有定計。

    “也好。”見陳宮意氣風發,麋竺自當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陳宮手持陶謙佩劍,傳令升帳點將。

    待徐州將校齊聚,先由別駕麋竺,宣讀敕令。

    陳宮穩坐帥位,問計諸校:“袁術入寇,該當何為。”

    便有人抱拳言道:“今賊眾數倍於郡兵,恐不能抗,可引軍避之,與其空砦。水人居陸,不能久處,必尋引去。”

    陳登厲聲曰:“吾受上命,來鎮此土。昔馬文淵(伏波將軍馬援)之在斯位,能南平百越,北滅群狄。吾既不能遏除凶慝(è,惡),何逃寇之為邪!吾其出命以報國,仗義以整亂,道與順,克之必矣。(該摘自《三國誌·陳登傳》注引《先賢行狀》)”

    言畢,拔劍在手:“違令者,軍法從事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諸校不敢抗命。

    是夜。水砦火把高舉,燈火通明。

    淮南水軍,泊於江渚上,不敢接兵。

    陳登並麋竺,登闕樓遠眺,忽見江東似有大船夜渡。陳元龍當機立斷:“傳令,雞鳴時,避走廣陵。”

    麋竺忙問:“何以,不戰先退。”

    “此一時,彼一時也。”陳登笑道:“江東來援,助我也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麋竺不解:“淮南、江東,二軍相加,恐十倍於我。元龍既退,何言助。”

    “賊兵初到,旌甲覆水。”陳登答曰:“見我水砦舉火,不敢來攻,棲於船上。比及明,見我引軍避之,與其空砦。且得江東水軍來援,兵勢大盛,必起輕視之心。驕兵必敗,豈非助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麋竺信服。

    悉知江東水軍,渡江來援,砦中諸校,心驚膽戰。輾轉反側,夜不能寐。得陳登將令,如臨大赦。

    熬到雞鳴時分。不等陳登下令。人銜枚,馬裹蹄。擅開後門,蜂擁而出。避走廣陵城中。

    與陳登並肩遠眺,亂軍奔逃。麋竺憂心忡忡:“士氣軍心,未戰先潰。便有深塹高牆,如可能敵十倍兵力。”

    “別駕毋憂。且與我,去見一人。”陳登依然氣定神閑。

    “是何人也?”兵家之事,麋竺如何能知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