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55 社稷純臣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462更新時間:2020-12-13 19:47:24

    聞此言,伏完不禁心存僥幸:“太師之意,四相合謀乎?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王允言道:“呂布長史,陳公台,足智多謀。四相必受其蠱惑。”

    王允剛正不阿,亦難免剛愎自用。未曾料到,亦或是並未懷疑。徐州之事,乃身旁最信任之人,暗中策劃。

    桓典又想起一事:“聞,徐州牧陶謙,欲舉州相讓呂車騎。卻不知……”

    “必是陳公台。”王允言道。

    “若徐州之事,皆出陳公台所謀。明公以為,利弊幾何?”伏完試問。

    “呂車騎若得徐州,必與衛將軍,勢不兩立。”王允答曰:“甄都之爭,斷難善終。”

    “不如,遷回舊都。”伏完咬牙進諫:“如此,甄都朝野之爭,皆可休矣。”言下之意,隻需朝廷西遷洛陽。無論上公之爭,亦或是兗徐之爭,皆可避免。

    見王允不語。桓典亦進言道:“百利一害。明公,不可不察也。”

    “民諺曰:‘黃河百害,唯利一套。’”王允笑道:“公雅言,百利一害。皆言,取舍也。若老夫獨斷而專行,假薊王之威,遷回舊都。如此行事,遇‘海內清平,朝廷無事’,不過為天子權臣耳。然今逢亂世,‘撥亂世,反諸正,莫近諸《春秋》(治理動蕩的社會,讓它回歸正道,無有能超過《春秋》一書了)’。撥亂反正,大義春秋。何解?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“太史公曰:‘夫《春秋》,上明三王之道,下辨人事之紀,別嫌疑,明是非,定猶豫,善善惡惡,賢賢賤不肖,存亡國,繼絕世,補敝起廢,王道之大者也(《春秋》,上能闡明夏禹、商湯、周文王三王之道,下能分辨人世間倫理綱常,辨別疑難,明辨是非,斷猶豫不決之難題,懲惡揚善,崇賢鄙肖,存亡國曆史,續斷絕世係,補救弊政、振興衰廢,此皆是王道之至關重要)。’”

    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”王允言盡於此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不其侯伏完,並尚書令桓典。涕淚下拜。

    王允所言。與許劭評曹操:“治世(太平盛世)之能臣,亂世之梟雄。”可謂異曲同工。

    許劭當麵,曹孟德還是曹孟德。其人若何,並無異同。為何治世、亂世,各為能臣、梟雄,大有不同。

    權臣,賊臣,一線之隔。正因世道不同。

    清平盛世,井然有序。國富民強,政通人和,故,容錯率高。朝野上下,無人敢輕言謀反。君臣同朝,亦不會妄言臣民謀逆。

    凶年亂世,秩序無存。兵荒馬亂,朝政日非。故,容錯率抵。朝野上下,凡有恣意,便羅織構陷,黨同伐異。群臣同朝,稍有異動,風聲鶴唳,草木皆兵。

    譬如“亂世用重典”。正因人心思亂,群盜蜂起。尤其身居高位,天下矚目。為人行事,更需加倍謹慎。

    此,便是王允,不欲越俎代庖之真諦。

    www.biqiuge8./book/42737/620131817.

    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:biqiuge8.。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:wap.biqiuge8.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