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73 仁義之道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760更新時間:2020-12-22 21:27:28

    此計,鋒芒暗藏。裹挾在諸侯紛爭之下,心係家國天下。看似各為其主,實則心存漢室。

    可謂瞞天過海,善刀而藏。

    司馬彪《戰略》:“(劉)表初到,單馬入宜城,而延(邀)中廬人蒯良、蒯越、襄陽人蔡瑁與謀。表曰:‘宗賊甚盛,而眾不附,袁術因之,禍今至矣!吾欲徵兵,恐不集,其策安出?’

    (蒯)良曰:‘眾不附者,仁不足也,附而不治者,義不足也;苟仁義之道行,‘百姓歸之如水之趣(趨)下’,何患所至之不從,而問興兵與策乎?’”

    典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民歸之,由(猶)水之就下,沛然誰能禦之?”之句。

    隻歎如此高才,劉表卻不能用。或者說,亂世行仁義,已為諸侯所棄。為求速勝,權謀大行其道。

    謂“欲速則不達”。

    恰如,假神鬼之術,治國安民。雖得短利,卻遺禍無窮。

    “故用國者,義立而王,信立而霸,權謀立而亡。”

    事不宜遲,三人同仇敵愾,分頭行事。

    南鄭,解憂館。

    得門人通報,史夫人出宮來見。

    “別駕,又為何事?”

    館如其名。效仿先帝時,永樂董太皇,遣中常侍長居平樂館。為京中勳貴請托平事。史夫人亦在南鄭立館。所謂“得人錢財,與人消災”。一言蔽之,權利折現。

    張鬆為人短小,其貌不揚。然對史夫人而言,卻勝在親近直白:“稟夫人,在下此來,乃為求見天子。”

    “別駕行走禁中,進出宮闈。欲見天子,何必來求?”史夫人笑問。

    “非是在下。乃荊州來使,欲見天子。”張鬆如實作答。

    “荊州何人至此。”史夫人又問。

    “長史蒯良。”張鬆又答。

    “意欲何為?”史夫人不動聲色。

    關注公眾號:書友大本營,關注即送現金、點幣!

    張鬆答曰:“欲勸諫天子,共禦外侮。”

    “外侮何來?”史夫人明知故問。日前,正是她以此為由,進言史侯。為劉焉求得鎮西高位。

    “正是江東。”張鬆手捧禮單,以頭觸地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史夫人不置可否。待門人取禮單相示,這便展顏一笑:“此有何難?”

    “謝夫人成全。”張鬆絲毫不敢大意。史夫人綿裏藏針,笑裏藏刀。更身兼仙門奇術。可奪人心智,窺人心思。不可不防。

    “荊州長史,隻為勸諫天子乎?”史夫人深諳,操弄人心之術。“共禦外侮”,若出公心。蒯良,私心為何?便是史夫人此問之真諦。往往私心,才是心中所欲。亦是真實目的。

    “夫人當知,劉景升遣使入蜀,暗陳機宜,欲假授鎮西將軍之高位,代甄都董侯,行離間之計也。”張鬆早有對策:“入蜀使者,正是別駕蒯越。時劉景升,單馬入宜城,求問興兵之策。蒯良獻‘仁義之道’,而不能為劉表所用……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