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83 孰輕孰重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224更新時間:2020-12-27 19:17:59

    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試想,不供養父母,依律便將棄市。刨自家祖墳,又當如何?

    “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”。單此句,便可知。薊王太後,因何心憂薊王,自絕人倫。換言之,螽斯衍慶,子嗣綿延。時下,乃是孝行。

    後世男盜女娼,世風日下。蠅營狗苟,寡義廉(少)恥。尤其五胡亂華,道義無存。不知孔孟之道,無有人倫自覺。“蒸上淫下”,屢見不鮮。不以為恥,反以為榮。

    此等齷齪之徒,不義之輩,死不足惜。凡我漢家兒郎,手起刀落,盡皆殺之。

    “孔璋,言之有理。然,與郭奉孝何幹?”許子遠笑問。

    “這……”陳琳不由一噎:“我主忠義兩全。焉不(降)罪乎?”

    “孟子曰:‘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’。”許子遠,果有堪比謀主之智。一語道破天機。

    “民貴君輕。”陳琳脫口而出,稍後便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見好友苦思無解。許子遠這便娓娓道來:“孔璋且思,郭奉孝此謀,立三足鼎立,止戈休兵。於家於國,皆有大利。然,於民如何?”

    “中原百姓,免遭兵禍,家小得以保全。”陳琳幡然醒悟。再開口,不覺已淚目:“郭奉孝此謀,救萬民於水火也。”

    許子遠,口出金玉良言:“孔璋切記:五尹無牆(詳見:《三國·1.192夫子之牆》)。”

    陳琳曾以此為題,書於報端。如何能不灌頂醍醐,大徹大悟:“正因主公與郭東曹,君臣磊落,謹守孔孟之道。故必無疑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許子遠慨歎:“果然民貴(詳見:《三國·1.155果然民貴》)。”

    南港,雲台觀邸,四海仙館。

    司辰令龐德公門下四子,亦論及郭奉孝之謀。

    “若論民貴君輕。郭東曹此謀,上足救萬民。中能定社稷,下可悅明主。萬全之策也。”司馬懿話鋒一轉:“然鳳凰於飛,明隱連環。明謀王上乎?”言下之意,郭奉孝明知薊王,和光同塵,獨尊儒術。故以“民貴君輕”,孔孟之道,暗藏私心。將薊王,亦明目張膽,算計其中。知薊王必不會見疑。於是,假“民貴君輕”之名,行“君貴民輕”之實。明為救萬民於水火,實則為薊王謀取江山。

    司馬仲達此問,頗多以己度人。

    四子皆含笑不語。唯諸葛亮反問:“仲達以為,君民社稷,孰輕孰重?”

    司馬懿倍思前後,一聲慨歎:“果然民貴。”

    凡謀略之所出,必為“損人利己”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,舍魚而取熊掌。既然民貴。郭奉孝豈能本末倒置。不為存續萬民,反行背主謀逆。

    至此。郭奉孝,鳳凰於飛,終有公論。

    如伏完等人,之所以心中存疑。隻因君民社稷,孰輕孰重,心中亦有定論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