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84 孫策歸心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3956更新時間:2020-12-28 18:21:34

    “喏。”程昱領命。

    看似一團和氣。隻因二黨之間,知之甚深。如何交割利益,輕車熟路。所謂談判,便是互相妥協,各取所需。王黨欲取京師七郡製衡荊襄七郡。而曹黨迫切與漢中結盟,威嚇二袁。謂“攘外必先安內”。待與呂布一決雌雄,坐擁關東,再南取荊襄,與二袁會獵於江淮之間。

    正因雙方皆有,切身利害。故不出三日,已達成共識。

    朔望大朝。漢中使團入宮覲見。上呈國書,欲結兄弟之盟。

    董侯問政群臣。王太師並曹太保,皆言可行。百官更是,異口同聲,交口稱讚。

    董侯畢竟年少。謂“三人成市虎”。先有董驃騎入宮,傳語“三分天下應二劉”之說。今,二位上公,亦出言讚同。更加百官附和,無有異議。董侯這便定計。

    與史侯相約,結兄弟之盟。至於盟約細節,如雙方稱謂,各自歸屬,諸如此類。皆有專人協商。求同存異,必得圓滿。

    南港,雲台觀邸,四海仙館。

    聞太學好友入館相見。四子這便中斷學業,齊來相見。

    來者不是旁人,正是鄭公關門弟子,孫破虜長子,孫伯符。

    “兄長所為何來?”見孫策心事重重,周瑜先問。

    “不瞞賢弟,愚兄卻有一事不決。”孫策言道:“日前,右將軍兼揚州牧,劉公登門,許我九江太守之職。”

    周瑜、司馬懿,龐統、諸葛亮,總目相對,皆有計較。

    仍由周瑜問道:“不知兄長,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孫策答曰:“不瞞賢弟,愚兄頗為心動。”

    周瑜言道:“劉將軍,授兄長二千石高俸,乃為求得飛雲,兵圍壽春,報袁術之仇也。”

    “愚兄,亦如此想。”孫策答曰。亂世之中,正是大丈夫,建功立業之時。豈能籍籍無名,空老於林泉之下。

    周瑜勸道:“揚州皆為袁術所占。右將軍雖兼揚州牧,卻無一兵一卒,一城一池。便有飛雲相助,急切間,又如何能攻下淮南雄城。”

    “後將軍兼領青州牧,必出翥鳳相助。”孫策日思夜想,自有所得。料想,長塗二龍,必有聯軍之心。隻需逐袁術過江,九江太守之位,必為孫策所有。

    周瑜又勸道:“淮南乃江東咽喉,不容有失。即便劉揚州,血戰得勝,又如何固守。揚州江北二郡,不足養兵。”

    龐統一針見血:“劉揚州,此戰,不過意氣之爭。報先前袁術欲烹之仇。勝戰奪城,自是極好。即便能敗袁術一陣,亦可找回名望。揚州二郡,絕非所欲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。即便長塗二龍聯手,盡遣翥鳳、飛雲,二大艦隊出征。亦不過是,為劉繇找回臉麵而已。

    隻需袁術服軟,認錯。毋需以命相搏,甚至毋需分出勝負。此戰可休矣。

    孫策久居高成館,得儒宗親傳。如何能不醍醐灌頂,幡然醒悟。

    “若非與諸位相見,策,恐以為人所(利)用,猶未知也。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