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02 覓得良機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3112更新時間:2021-01-07 00:13:17

    “五部都護足矣。”薊王另有打算:“待大章道,續接江表十港。內外通達,水陸相濟。凡有事,毋論兵發賜支亦或是嶺南,大軍十日可至也。”

    “王上何必隻擇,枝扈黎大江。”竹隅女王,又進良言:“央恰布藏布(雅魯藏布江),更近山南。”

    如前所言。央恰布藏布上遊,自西向東,沿大雪山北麓順流而下。自竹隅女國,轉入山南,又自東向西,順下大雪山南麓。時下,達光、車離二國,便扼山南央恰布藏布流域。出車離國境,彎折南下。此時,以央恰布藏布為界,西岸便是大秦婆羅門國。再順央恰布藏布江南下。與枝扈黎大江交匯處,另有“多摩梨國”。

    多摩梨國,在今印度,西孟加拉邦,米德納普爾(Midnapore)之塔姆盧克(Tamluk)附近。東晉法顯《佛國記》有載:“(瞻波國)從此東行,近五十由延,到多摩梨帝國,即是海口。”東晉義熙五年(409年),法顯由此循海道,赴師子國。唐代譯作“耽摩栗底”或“耽摩立底”。

    時下,多摩梨帝國,正扼枝扈黎大江口。

    “多摩梨,國立何處?”

    知薊王必有此問。達光瑪展王,遂取《山南山川地形圖》相示:“王上且看。”

    因泥沙淤積。枝扈黎大江口,藏身於殑伽三角洲中。洲中枝津縱橫,散亂無常。若非熟知洲中水情,斷難通行。更有甚者,往來商船,多是扶南大舶。並無大漢白波樓船通行。其主航道,究竟何在。乃洲中各國,不傳之秘。焉能讓域外大國,輕易知曉。自薊王立殑伽港以來,港長萬震,便數遣船隊,入洲中尋覓。奈何一無所獲。今薊王引十萬大軍,跋山涉水,遠赴萬裏。人吃馬嚼,耗費無度。山南諸國得以,窺見薊王攻滅身毒雄心。今更約為兄弟之邦,全無後顧之憂。於是,再不藏私。將洲中隱秘,列國詳情,悉數告知。

    隨瑪展王落指處。薊王眼中,一閃利芒:“洲中可有水路,通白波樓船。”

    “有。”諸王異口同聲。

    “若逆江而上,可通央恰布藏布江乎?”

    “可。”諸王擲地有聲。

    “甚好。”薊王這便定計:“先滅大秦婆羅門國,再滅多摩梨國。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