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37 二岐三通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538更新時間:2021-01-24 17:11:03

    本以為,“天高皇帝遠”。“窮山惡水多刁民”。

    豈料薊王,反其道而行之。先定北身毒,再朔江而上。借水運之便,消弭叢林毒蟲猛獸,瘴癘之害。香樟樓閣,蟲蠅遠遁;水麵塢堡,猛獸莫及。船上應有盡有,衣食住行,無往不利。無處跋山涉水,虎狼為伴。更無需深入蠻區,紛爭驟起。

    廣個告,【\咪\咪\閱讀\app\.mimiread.\】真心不錯,值得裝個,畢竟可以緩存看書,離線朗讀!

    隻需擇要津,督造港津。覓得立足之地。便是向化之始。

    此亦是,“凡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為漢土”之深意。日月所照,為我可見。江河所至,助我可達。於是,兵鋒所指,皆為漢土。

    薊式機關,獨步天下,無可匹敵。

    君不見,號稱靡勝之國阿逾陀。在薊國機關兵器麵前,不堪一擊。毫無還手之力。以己之長,攻彼之短。勝戰之道也。

    薊王又準山南諸國所請。於豐州治,王舍城中,立山南“方國邸”。由豐州牧,領護山南諸國。

    為守備大章道。薊王命拓土先鋒,分營駐守,章木山城、南榖城、臨江城。待日光城築畢,拓土大營,將從燔史關,遷至高原雄城。轉隸賜支都護府。與東女國,通商互市。捎帶營城圩田,築路通渠。開山營,乃其精銳。足可障道據險。

    山南諸國主,凡有所求,薊王無有不許。修築港津,通商互市。再立方國邸,互通有無。如此。二江流域:右通枝扈黎大江,左通央恰布藏布江,二江對流,南下交匯,直通外海,共組“丫”字型主航道,被薊王命名為:“兩岐道”。

    號“兩岐三通”。

    盤恒數日,薊王重返華氏城。

    稍後,薊王萬裏上表,日夜三千裏,呈送甄都。

    除薊王表奏。隨船所載,天竺奇珍異寶。更林林總總,擺滿大殿。金光刺目,珠光耀眼。滿朝文武,紛紛以袖遮麵,竟不敢直視。

    饒是董侯,亦小天通紅。細看使者上呈禮單。一時驚心動魄。

    實難以計數,天子這便問道:“薊王奉金幾何?”

    大行令虞良,伏地答曰:“折錢十億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滿殿驚呼。

    十億,乃薊國一年獻費。更是甄都朝堂,全年資費。

    “薊王大勝乎?”天子當有此問。若非大勝而歸,豈得如此巨富。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虞良再答:“下臣來時,主公已攻滅阿逾陀,據北天竺十餘國。”

    “一戰滅十國。”少年天子,不由心生向往:“薊王表奏何在?”

    尚書令桓典,奉書出列:“回稟陛下,薊王表奏在此。”

    原來,薊王自遣使入朝。又六百裏加急,送書尚書台。

    雖身居高位,然卻恪守君臣之道,有禮有節。

    換言之,薊王何所求,王太師已先知。

    董侯笑容更盛:“且奏來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