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48 國力及半(1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058更新時間:2021-01-30 21:42:13

    薊王出征前,臨鄉已興大建。

    督造環城港。擴為橫九豎十,九十街衢。時隆冬時節,滴水成冰。凍土堅硬,不利挖掘。後雪花路開,不出一月,環渠已成。

    話。薊王掘四十裏暗渠,陷大秦婆羅門王城。亦不過二十餘日。

    薊國號稱月起十萬樓台。時光荏苒,半載之間,可想而知。萬千樓台,拔地而起。環渠兩岸,高樓林立,綠樹成蔭。

    河海冰封,四海船歸。待乘風再回。無不驚詫於,臨鄉今非昔比。

    四麵環渠,千帆競渡。入東西水砦,乃北城“薊王家港”。薊人貴北。北城所居,非富即貴。北港氣度規模,尤勝南港。唯薊王姻親所乘船舶,方能泊入北港。

    至此。“日”字環渠,將南港並臨鄉,一分為二。上半為北港,下半為南港。無東西之分。

    譬如洛陽陽渠。臨鄉環渠,稱“日渠”,或“呂渠”。皆象形會意。

    北都氣度,一時無兩。

    難得巨馬水路,四季不凍。薊國渠千裏流金。臨鄉城,因水而興。國都城港相加,足有百萬之眾。

    此消彼長。時至今日,已穩坐大漢第一雄城。長安、洛陽、南陽,皆無從相提並論。

    薊王兼容並蓄,獨尊儒術。下名士,紛至遝來。學而優則教,教而優則仕。黃金台上四方館,時有英才出。薊國求才若渴。五百城港,二十一署寺。自上而下,吏治之缺,可想而知。東境開發,日新月異。編戶齊民,分戶薊北。待嫡長子劉封,及冠為王。薊國當遷都薊北。料想,薊王當三興漢室,定鼎神器於舊都。洛陽亦或是長安。

    臨鄉城中國老重臣,當悉數伴駕遷居。此乃薊人共識。無有意外。

    效仿薊王象林苑。薊國曆年所辟,二千萬畝官田。就地劃為“太倉苑”。為太倉令所轄。置苑丞掌理。

    百官食俸,多出於此。吏民再行增封,亦不做分割。宜擇東境,大遼澤,圩田授之。須知,金甌半島蘭滄苑,可辟三登美田,亦不過二千萬畝。為保百官食俸,唯勞百姓中升爵者遷居授田。薊王亦是無奈之舉。國中上下,皆無有異議。

    薊國五百城港,二千萬民。為人津津樂道。毋需掐指一算,足可知。“大漢一藩,國力及半”。言下之意,薊國一國之力,已為大漢一半。

    換言之,合叔侄三人之力,亦堪堪與薊國相當。更加河北、隴右,四方都護,並海外豐州。大勢已定,勝負既分。

    唯一所缺,便是時、地利、人和。三才齊聚。

    不急。

    既應命,必有依歸。不過,或早或晚。而已。

    西宮織室。

    新式十二躡大花樓機,已交由將作寺良匠造出。

    大花樓機,需置二樓。少府已命人,提前修造。待織機就位,宮妃紛紛慕名而來。薊王出征在外。無需侍寢。宮妃除去東宮哺育幼子,並日常遊玩。多半入織室。農耕文明,男耕女織。便是王太後亦不例外。

    薊王尚簡。且自幼家貧。凡力所能及,必不假手於人。母子皆如此。且薊王從不,與民爭利。自少複祖爵,為陸城侯起,吃穿用度,皆為自負。民脂民膏,分毫不取。如今亦是一樣。 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