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91 神廟之息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442更新時間:2021-02-28 19:25:27

    此地是美索不達米亞,沿河順下之商路重鎮,亦是東陸客商,通往兩河流域之要道。前為塞硫古帝國(前312年—前64年)下轄。後毀於底格裏斯河洪水,隨後在安條克三世時代重建,於安條克四世時完成,改名“安條克”。

    塞琉古帝國時代,安條克貿易繁盛,是波斯灣地區,貿易第一大港,也是本海域,珍珠產業中心。許斯鮑希尼斯(hyspaosines),安條克四世時,被任命為此地總督。三易其名為:“斯帕西努·卡拉克斯”。

    傳聞,和帝永元九年,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,抵條支。便是斯帕西努·卡拉克斯大城。今為安息王國,七低地王國之一。

    此時,國都已從斯帕西努·卡拉克斯,遷徙到底格裏斯河上,四十裏外之弗拉特。一座由佩特拉移民,組建的商業城邦。

    因羅馬帝國,開辟紅海貿易通道。貿易中心,從波斯灣逐漸南移。通往地中海的商隊,無需經由美索不達米亞。隻需自艾拉港登岸,沿新圖拉真大道北上阿拉比亞邊牆行省,經敘利亞行省,杜拉·歐羅普斯港,便可直輸羅馬帝國腹地。或沿新圖拉真大道,西通埃及行省,亦可經尼羅河口,亞曆山大港(alexandria),廣輸地中海沿岸。

    查拉塞尼王國,因而衰落。

    之於安息帝國而言,已無足輕重。並非不可交易。

    一夜無話。

    三日後,抵達瓦迪拉姆。

    瓦迪拉姆,意為“酒紅色山穀”。由峽穀、峭壁、巨石、洞穴,組成。後世稱為“月亮穀”。當地遊牧人,後世稱貝都因人(bedouins),荒原上的遊牧民,逐水草而居之人。

    篷車將將抵達。便有牧人騎單峰駱駝,前方引路。

    抵達一塊無名岩壁,遮擋下的宿營地。營地正炙烤一整頭駱駝,招待貴客。

    薊王問過夜女王。遂以整匹絲綢回贈。

    來自賽裏斯人的璀璨織物,令舉族轟動。甚至部落首領舍赫(shaykh),亦親來道謝。

    薊王出帳相迎。與篝火旁,相談甚歡。分食烤肉,同飲美酒。之所以,不入中帳,唯恐見財起意。財不露白,古往今來,至理名言。畢竟,遠處觀瞻,薊王營地與篷車民無異。料想,即便存有賽裏斯人珍寶,亦屈指可數。

    稍後,舍赫又回贈皮毛、乳香、寶石等,各式沙漠珍貨,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薊王再以薊國蒲桃錦、散花綾,予之。

    一來二往,皆大歡喜。

    瓦迪拉姆舍赫,傳語部落。言,賽裏斯人,乃我族貴客。悉心款待,護其周全,不可有失。

    薊王一時,賓至如歸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