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55 擊鼓辱曹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130更新時間:2021-04-02 21:26:14

    便有心腹,任城相衛茲,勸殺禰衡:“孟子曰:‘聖王不作,諸侯放恣,處士橫議。’《周禮》又日:‘刑亂國用重典。’今朝廷都甄,下三分。狂士如禰衡,殺之‘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’也。”

    衛茲世家公子,又久隨曹操。遂不如荀彧、程昱,足智多謀,然謙謙君子,忠義兩全。素為曹孟德所深敬。

    另有東郡太守夏侯惇,山陽太守夏侯淵,亦各自上疏,請殺禰衡以泄憤。

    曹操回書,好言寬慰,一笑了之。

    心頭大患,乃呂布入寇。區區狂士,何足掛齒。

    所幸,仲春之月,桃華水盛。四瀆八流,一夜水滿,枝津羨溢,填淤反壤。騎兵無從長驅直進,唯有迂回繞行。聲勢漸衰。

    不等兗州郡縣,稍稍鬆氣。忽聞呂布攜數萬陳國弩士,北上入寇。先前,陳國弩士,不下數萬之眾。並陳國糧草輜重山積。皆為曹孟德所據。奈何尚未來及吞並。被呂布傳檄所奪。

    終歸人心向背。明君賢相,雙雙遇刺。曹孟德突襲奪國,鵲巢鳩占。不思為陳王報仇雪恨,反將陳年舊案,大白下。陳王之事,早有定論。先帝既往不咎,何須曹孟德,多行不義。陳國上下,皆敢怒而不敢言。

    便在此時。忽得呂奉先手刃刺客,共祭先王,傳檄討賊。陳國上下,幡然醒悟。必是曹孟德與袁公路合謀。再加陳王太妃授意。數萬陳國弩士,悉投呂布麾下。

    此消彼長,曹孟德悔不當初。

    與先前南下逃亡路線,如出一轍。呂奉先,先攻陳留郡。

    陳留郡中豪強大姓,與張邈、陳宮,千絲萬縷。不等呂布軍臨城下,便紛紛開城納降。

    軍情如火,一日數報。

    陳留若失,兗州必腹背受敵。

    雷澤,衛將軍營。

    中軍大帳。

    曹孟德,麵沉似水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甄都動蕩,郡縣騷動。時局突變。忽生傾覆之危。

    曹孟德,竊以為。甄都,由甄都令荀彧守備,自當萬無一失。呂布竊據陳留,亦不過,以身為餌。春雨綿綿,麾下八健將,強弩之末。皆無法久持。

    然,唯恐夜長夢多。尤其,甄都上公之爭,日漸激烈。朝野上下,皆拭目以待。若曹孟德戰敗,曹黨危矣。

    蓋海可出矣。

    心念至此,曹孟德正欲下令。

    不料,便有軍士,帳前通報:“外有狂生,坐於營門,言語悖逆,請收案罪。”

    左右神情激憤。曹操一亦怒:“禰衡豎子,殺之猶雀鼠耳。奈何,顧此人素有虛名,遠近將謂某,不能容之。”

    “明公何不送與劉表,視當何如。”程昱諫言。

    “善。”於是遣人騎送之。

    臨發。眾人為之餞行,先供設於城南,乃更相戒曰:“禰衡勃虐無禮,今因其後到,鹹當以不起,折(辱)之也。”及衡至,眾人莫肯興(起身),衡坐而大號(哭)。眾問其故,衡曰:“坐者為塚,臥者為屍。屍塚之間,能不悲乎(改摘自《後漢書·禰衡傳》)!”

    聞者,無不變色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