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90 所向無前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080更新時間:2021-04-20 19:43:42

    鬱山守許欽,攜麾下屬吏,升殿覲見。

    薊王遂開宮宴,並犒賞三軍。此番遠征,牙門八將,多有功勳。趙雲、陳到,無雙之烈。錦馬超,一騎當先。許仲康,力能伏虣。張遼、龐德,不敗上將。張郃、華雄,常勝名將。有道是,功勳後補。演武決勝,八將無功受祿,寢食不安。今伴駕出征,各有積功。皆大歡喜。

    薊王依次引薦。

    卻不見張儁乂並馬孟起。

    許欽求問,牙門八將,何缺二人。

    薊王笑答,已伴偏將軍麴義,裨將軍高順,自大章道歸。大章道續接上下昆侖道。此路乃薊王親率大軍開辟。穿西王母國,入賜支都護府。高原諸城,安置北竺三百萬貴種。沿途護送,是其一。張郃、馬超,此去許另有重任。

    事關軍機,許欽亦知,不可多問。

    席間,忽有公車令郭瑉,進出來報。言,連雲港中,有人投刺。欲覲見薊王當麵。

    “哦?”薊王少時,聞太史慈來投,倒履相迎,傳為佳話。堪比“李郭同舟”、“徐孺下榻”、“孔登龍門(注①)”。足見好士養名之風盛。

    盛名之下無虛士。莫非隻有名士如此乎?

    非也,非也。

    且看“遊殷托子”:“(張)既為兒童,郡功曹遊殷,察異之,引既過家,既敬諾(答應)。殷先歸,敕家俱設賓饌(大擺筵席)。及既至,殷妻笑曰:“君其悖乎!張德容童昬兒,何異客哉(黃口孺子,何必優待)!”殷曰:“卿勿怪,(張既)乃方伯之器(郡守之姿)也。”(遊)殷遂與(張)既論霸王之略。饗訖,以子(遊)楚讬之;既謙不受,殷固讬之,既以殷邦之宿望,難違其旨,乃許之(勉為其難)。殷先與司隸校尉胡軫有隙,軫誣構殺殷。殷死月餘,軫得疾患,自但言“伏罪,伏罪,遊功曹將鬼來”。於是遂死。於時關中稱曰:‘(遊殷)生有知人之明,死有貴神之靈。’”

    馮翊郡功曹遊殷。托獨子遊楚,於吏張既。後遊楚果得張既助而顯名,故關中稱遊殷“生有知人之明”。

    試想,區區一功曹,皆有知人之明。況我薊王,降麒麟乎。

    再思。見少君侯倒履相迎,不能直視者。先入為主,以己度人,如何活在兩漢?

    此處可有定論。風化最美,當屬東漢。而後世風日下,多出苟且之輩。官本位,荼毒千年。

    換作後世,尊卑有序,上下森嚴。有生人,膽敢門前投刺。便是守門奴,亦拂袖嗤鼻。亂棒打出。如何能與府主相見。

    反觀兩漢。廟堂,江湖,一袖之隔。

    聞有人船下投刺。公車令郭瑉,遂親出相迎。又於百官當麵,上呈薊王座前。

    薊王不怒反喜,遂命人請上一見。

    “廬江陳武,拜見王上。”少頃,便有一孔武少年,昂然入殿。

    陳武,字子烈,廬江鬆滋人。時年十六(虛歲),長七尺七寸。

    勇武剛烈,“所向無前”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