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7 無人顧命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526更新時間:2021-04-29 16:31:10

    見董重目視。安集將軍董承,這便躬身答曰:“典出文範先生。‘陳仲弓(陳寔)為太丘長,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,事覺,收之。(陳寔)令吏殺焉。主簿請付獄考眾奸(主簿請求依法拷問),仲弓曰:“欺君不忠,病母不孝。不忠不孝,其罪莫大。考求眾奸,豈複過此(《世說新語·政事第三》)!’遂,殺之。”

    “主簿,因何請付,‘獄考眾奸’?”董侯追問。

    “主簿,或以為,詐病求假,罪不至死。”董承斟酌答曰。

    “文範先生,何以不考而殺之。”董侯又問。

    “如文範先生所言。欺君病母,不忠不孝,罪莫大焉,無以複加。”董承又答。

    聞此言,天子忽落淚:“太師,漢室忠臣也。”

    董承亦淚目:“太師,不淩漢室也。”

    車騎大將軍董重,趁機進言:“臣聞,‘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’。陛下,宜當另擇賢臣,豐滿羽翼。”

    “善。”董侯這便拭淚相問:“大將軍,欲舉何人?”

    天子此言,可謂正中董重下懷。然正欲近前,忽又止步。木秀於林,風必摧之。心念至此,董重遂躬身答曰:“臣,愚鈍。別無朋黨可用。”

    “大將軍,此言是也。”董侯不置可否。謂明哲保身。此時,曹黨勢大。董重不過一介弄臣,豈敢明目張膽,與曹氏父子,分庭抗禮。唯暗中積勢,趁機發難。一戰而勝之。

    此乃,忍辱含垢,臥薪嚐膽之計也。

    見董重無言。董承亦不敢冒然行事。正如董重所言,甄都時局,波橘雲詭,且從壁上觀。

    甄都,太保府。

    春末夏初,綠意盎然。曹孟德散發赤足,衣衫不整,廊下倚睡。

    老父曹嵩,內室僵臥,恐時日無多。曹孟德,無喜無悲,憤怒出離。諸事皆後知後覺,昏昏沉沉,似頭病複發。

    “阿瞞……”

    “兒在。”曹孟德猛回神。急忙起身,入內室。

    “阿父。”見老父睡意昏沉,曹孟德榻下輕喚。

    “吾命,休矣。”曹嵩氣息微弱。

    “阿父,氣血攻心,實無大恙。”曹孟德,急忙寬慰。

    “我去之後,何去何從?”曹嵩不答反問。

    “兒……未可知也。”曹孟德,豈有心力。

    “我兒,切記。挾天子,方能令諸侯;畜兵馬,方可討不庭。”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:“漢室三興,不可違也。若薊王稱製,當上表勸進。切莫與敵。”

    “若薊王不欲,又當何為?”曹孟德,求問。

    “薊王雖不欲,然天命不違也。”曹嵩言罷,徐徐閉目。

    謂“洪恩素蓄,民心固結”。又謂“天與弗取,反受其咎;時至不行,反受其殃”。薊王又豈冒天下之大不韙。與萬民為敵。

    曹孟德,信服:“阿父,所言極是。”

    然卻,無有應聲。

    曹孟德,這才驚覺:“阿父?阿父?阿父!阿父——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