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6 如攻堅木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592更新時間:2021-05-05 17:53:27

    茲事體大,張奉不敢輕允。董承察言觀色,亦不勉為其難。隻說讓張奉深思熟慮,再做定奪不遲。

    張奉雖無功而返。然“清酒紅人麵,財帛動人心”。酒色財氣,五毒俱全。凡酒徒,亦多為賭徒。料想,張奉恐難幸免。

    於董承而言,說張奉為我所用。又何嚐不是,如攻堅木。

    廣陵江邊,青雀舫。

    淮南來使,八廚之胡毋班,如約來見。

    舫中徐州屬吏,除軍師中郎將陳公台,八廚之張邈亦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見張邈,胡毋班,稍得心安。與麋竺同感。胡毋班,見陳宮,亦不禁暗生,相形見絀之感。由東平長者,張孟卓相伴。胡毋班,當可托付。

    陳宮看似無心之舉,實則別有玄機。

    賓主落座。

    陳宮先問:“袁將軍,何所言。”

    胡毋班答曰:“明公言,願與呂將軍,約為兄弟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陳宮故作驚訝:“袁將軍貴為江東外戚。與關東勢不兩立。如何約為兄弟。”

    “譬如先前,城下之盟也。”見陳宮似全無準備,胡毋班心中又安一分。

    “這……”陳宮一時無言。似正天人交戰,衡量得失利弊。昔,漢王與項羽,“俱北麵受命懷王,曰:‘約為兄弟。’”。後楚漢之爭,手足相殘。漢王四麵楚歌,楚霸王烏江自刎。立炎漢四百年江山。今袁術欲效漢王,與呂布約為兄弟。其用意之深,不言自喻。

    結義如結親。義親亦是親。

    前有,漢高祖為義帝發喪,而天下歸心。後有劉先主為報義仇,舉國伐吳。時諸葛亮並趙雲力諫。劉先主卻一意孤行。乃至諸葛丞相,仰天長歎:“法孝直若在,則能製主上。”

    須知,自劉先主少顧茅廬,請臥龍出山,匡扶漢室。從來言聽計從。君臣之交,如魚得水。為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。隻因桃園三結義,同生共死,約為兄弟。

    料想,劉先主必有,肺腑之言:丞相所言極是。然殺弟大仇,不可不報。

    賭上三興國運,亦舉兵伐吳。傾盡所有,至死方休。故後世慨歎,“寧學桃園三結義,不燒瓦崗一爐香。”

    “聞,薊王與關、張,桃園結義,約為兄弟。”陳宮字字錐心:“袁將軍,可比薊王否?”

    胡毋班發自肺腑:“明公,不敢與薊王相提並論。然,明公,四世三公,位列六雄。又豈能食而肥,徒令天下恥乎?”

    “善。”陳宮代主決斷:“願與袁將軍,約為兄弟。”

    “盟書在此,請軍師過目。”胡毋班不疑有他。

    “敢不從命。”陳宮雙手接過。展開細觀,這便肅容言道:“待稟過將軍,自有計較。”

    雙方約定日期。胡毋班這便,告辭離去。

    目送一葉扁舟遠離。張邈這才出聲相問:“謂‘卑不謀尊’。公台私盟,非人臣所為。”

    “兵法雲:‘途有所不經,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由,君命有所不受。’又謂‘事急從權’。”陳宮不以為意:“孟卓少安。”

    見陳宮氣定神閑,張邈亦不敢多言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