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32 假仁假義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052更新時間:2021-05-14 00:02:39

    呂布不解皺眉:“何不如先前,掘環渠火攻淮南。”

    窺呂布,匹夫無知。陳宮笑道:“‘假道滅虢’,重在‘假道’。”

    “為何‘假道’?”呂布求問。

    “《莊子·運》曰:‘古之至人,‘假道’於仁,‘讬宿’以義,以遊逍遙之虛,食於苟簡之田,立於不貸之圃。’”

    “‘假道於仁,託宿於義’。”呂布靈光一現:“假仁讬義!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陳宮撫掌而笑:“譬如將軍,假討賊之名,將兵泰山。曹孟德,亂世奸雄,又豈不知假於仁義乎?今,梅雨早發,溝渠水滿。曹孟德必使人,暗決泗、沂灌城,假水大堤潰。如此,便可讬(托)言救急,將我等家,悉掠為質。徐州唾掌可得也。”

    倍思前後,呂布忠於心腹。這便抱拳言道:“布,鄙陋。幸得公台,方能與曹孟德,共逐關東。”

    “得遇明主,亦是(陳)宮之幸也。”陳宮肅容回禮。四目相對,心有戚戚。

    世人待呂奉先,皆“譬如養鷹”。饑即為用,飽則颺去”。唯陳宮欲行馴化。後世稱之為:“熬鷹”。言語相激,故設迷局。坐視一籌莫展,走投無路。再出謀劃策,迎刃而解。種種手段,皆為馴服,孤狼猛虎。磨盡匪氣,知恥後勇。

    常聞,野性難馴。隻因,力有不逮。如陳公台這般,看似伴君如伴虎,行走於刀山火海。實則,予取予求,收放自如,穩坐釣魚台。盡顯謀主之姿。

    “為將之道,當先治心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,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,然後可以製利害,可以待敵。”

    謂“虎毒不食子”。呂布出身北疆,多染胡俗。然卻勝在,恩怨分明,別無心機。於陳宮而言,正好補亂世勇武之短。

    故陶恭祖言。陳宮之智,加呂布之勇,方可保徐州平安。

    一切皆不出陳公台所料。

    悉知詳情,呂布終得心安。

    正欲直抒胸臆,風發意氣。忽又想起一事:“公台曾言,此乃離間東西二虢之計。二虢者,何?”

    陳公台設正反奇謀。如何能不另呂布,盡知其妙。

    早已等候多時:“無他,二虢者,曹孟德、荀文若也。”

    “非曹孟德並薊王乎?”呂布又問。

    “非也。”陳公台眼中,精光一閃:“‘潁川荀彧,王佐之器’。‘忠正密謀,撫寧內外’,猶在卑下之上。若為曹孟德所用,徐州危矣。故設‘反·假道滅虢’,明示曹孟德梟雄之姿,以間荀文若奉主之心也。是故,鬼穀子曰:‘下分錯,上無明主,公侯無道德,則人讒賊;賢人不用,聖人竄匿,貪利詐偽者作;君臣相惑,土崩瓦解而相伐射;父子離散,乖亂反目,是謂萌芽巇罅(注①)。’韓非子曰:‘千丈之堤,以螻蟻之穴潰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煙焚。’”

    陳公台,引經據典,嗬成一氣:“譬如,曹孟德並荀文若也。”

    “嘶——”呂布不由得,倒吸一口涼氣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