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0 政績大考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016更新時間:2021-06-01 15:36:50

    頓遜海渠通航在即。扶南攻略,才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自三南徼外,南州番邦眾多。其中三大國,西北為驃國、撣國,西南為扶南國。其間國林立,多為附庸。

    其中,撣國與驃國,互為仇敵。扶南獨占半島南端,廣袤三千裏。海岸線漫長,擁有多處貿易良港。且國中皆是,三登沃土。有循麗水之“大秦道”,與哀牢、竺互通。另有與頓遜五國接壤之狼牙修國,今亦羈縻於扶南。

    薊王班師,經停金甌港。時扶南女王柳氏,已籠絡沿線諸國,如葉調、狼牙修等,欲與頓遜五國,共組聯軍。隨薊王攻略扶南。日前,薊王又遣嶺南長史孫策,並從事周瑜,執掌嶺南都護府。

    攻略扶南,乃二人政績大考。

    如薊王殿中許諾。隻需畢其功於一役。師弟周瑜,二千及冠,指日可待。

    將作寺所製頓遜海渠微縮模型,由中書令荀采,親呈瑞麟閣,薊王座前。

    海渠,橫穿頓遜地峽,連通西頓、東遜二港。因地勢起伏,以及居中山岩不利掘進,於是,海渠由地下渠道,並地上渠道,交替連通。居中渠段,堪稱地上懸河。將作寺早有預計,居中渠段,堆土為堤,遠比開鑿山體,省時省力。饒是如此,能工巧匠,假機關之利,亦向下鑿出半渠,方便船閘通行。先前已通渠,因船閘蓄水,故尚未能通航。

    待蓄水畢。再入將作寺五行船,沿途加裝各式機關器。萬事俱備,稍後便可通行,木蘭先鋒。

    換言之,通渠與通航,不可同日而語。

    正因多年前,薊王命將作寺,繞行頓遜海崎,於兩側渠口,先築西頓、東遜二港城,而後同時開工,相向開鑿,又造船閘懸渠,多措並舉,節省大半工期。

    扼海渠東西入口。西頓、東遜二港,必然繁盛。薊王與頓遜五王約定,各收關稅。除漢家船舶外,七海船商皆由頓遜國收取。幕府所轄,如豐州、條支國等,亦由薊吏收取。

    經由此渠,比繞行頓遜海崎,足短三千裏。且無需經由南部荒洲海域,飽受海賊侵襲。可想而知,通航時,必成風靡。

    正因有大利羈絆。故頓遜五國,方與薊王聯盟。

    一言蔽之。此渠不通,聯盟難成。若海渠通航之利,日益凸顯。乃至不可輕棄。頓遜五國,當與薊國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”。斷難,背信棄義。

    待閣中女官,各就各位。士貴妃,首讀今日條陳:“海丞傳書,扶南女王柳氏,求問夫君,當先擊何處?”

    薊王不答反問:“貴妃以為,當先擊何地?”

    士貴妃,已有定計:“妾以為,或可先擊,狼牙修國。”

    薊王笑中自有深意:“為何?”

    士貴妃笑答:“狼牙修,扼麗水口,是其一。與頓遜五國比鄰,為其二。羈縻於扶南,乃其三也。”

    薊王欣然笑道:“貴妃,所言是也。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