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88 百家歸一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296更新時間:2021-06-16 18:16:45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許子遠,欣然捧杯。

    陳琳舉杯回敬。滿飲此杯,而後問:“何人可試秋闈。”

    “唯太學生耳。”許攸知無不言。

    “天下士林,海內名儒,又當何如?”陳琳必有此問。

    “隴右四海館,薊西黃金台。另有光祿大夫舉四行,郡縣舉孝廉。便有隱者,坐於道旁,席地而歌,亦無不可。”許攸寬慰道。

    “察、科,並立。”陳琳脫口而出。

    “譬如,郡國並行。”許攸不勝唏噓:“我主之明,舉世罕見也。”

    “兩漢四百年,未曾有也。”陳琳亦暗自嗟歎。後人治學,非黑即白。薊王治國,陰陽相濟。此乃,儒家之精要也。吏治、法治,二治並行。繩之以法,春秋決獄。便是『儒法合流』之真諦。

    諸夏學派,自上古至兩漢:《莊子·天下》有“百家之學”,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餘“十二子”,《呂氏春秋·不二》存“天下十豪”,《韓非子·顯學》唯剩“儒墨”。

    薊王,獨尊儒術,並《荀子》入《五書》。築大儒學之基,融入墨門。『百家歸一』也。

    設身處地,身臨其境。更加,飽讀詩書,才高八鬥。陳琳方足以體會。薊王之明,震古鑠今。

    所謂先易後難。百家兼容並蓄,隻剩儒法墨。儒法雖能合流,然墨門最終式微。於後世而言,墨門科技之力,無可比擬。一言蔽之,科技是第一生產力。

    無墨門在側,相生相克。儒家,難逢敵手,無以為鑒。乃至一家獨大,終淪為儒教。區分華夷,故步自封,禁錮人心,屈辱百年。

    劣化之起因。竊以為,便源自漢末,諸夏文明崩塌。五胡亂華,十不存一。可悲可歎。

    薊王此舉,可除華亂之禍。再續漢祚。華夏一騎絕塵,無需蹉跎千載。

    “甚善。”陳琳文思如泉湧。當浮一大白。

    發越殿。

    聞甘後抱恙臥榻,薊王親來探視。

    甘後媵從,李真多,張薑子,二妃代甘後殿前相迎。

    “拜見夫君。”

    “免禮。”薊王忙問:“甘後如何?”

    “華貴妃,已入殿問診。”李真多,柔聲答曰。二妃本是發越美人,今,母憑子貴,俱為王妃。

    “善。”薊王稍得安心。

    話說,甘後命運多舛。為死中求存,費盡心機。大節不奪,苦盡甘來。隻求相夫教子,頤養天年。不料事與願違。甘泉宮將將築畢,富貴榮華,不及加身。忽染疾不起。

    聞甘後抱恙臥榻,薊王焉不憐惜。

    少頃,華貴妃含笑而出。

    “夫君毋慮,甘後有孕。”

    劉備渙然冰釋:“甚善。”

    華貴妃又,耳語告知。

    隻是。前後二子,皆行剖腹。此番,恐亦難免。於甘後而言,尤其風險。

    薊王心領神會。這便入內室與甘後相見。

    榻前曉以利害,且聽甘後何言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