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90 逆進為否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506更新時間:2021-06-17 20:06:24

    薊王攜百官,台上坐定。先起歌舞。靜待百姓入場,水中龍舟列隊。待日中之時,薊王親鑄陽燧。取火於天,以象炎漢,“以火德王”。

    稍後,鳴鏑射空,鍾聲大作。龍舟競渡,一決勝負。

    待龍舟賽罷。置酒高會,共飲菖蒲。此時,南港長街,百肆大開。張燈結彩,旌旗林立。薊王亦命幕府軍市,開於百官家眷。

    畢竟,端午首開。先興於王都,再下效千裏封國。順延河北五州,乃至大漢天下。亦循自然之理。

    譬如龍舟賽。五百城港,可先行初賽。取優勝者,入縣、郡複賽。待第三日,再齊聚南港,一決勝負。

    故端午國慶,共設三日假期。再加逢五日休沐,十日大朝,五日長假足矣。

    正如公孫王後所言。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。”《周禮》:“以雷鼓鼓神祀。”疏曰:“天神稱祀,地祗稱祭,宗廟稱享。”

    於,薰艾草、飲菖蒲;食角黍、賽龍舟。四相儀軌之中,薊王親鑄陽燧。便是祀天之典也。

    是故,薊人稱“端午”,又為“端午祀”。

    尤其,漢以火興。“仰以向日,則火來至”。譬如護火貞女,“聖火不熄,羅馬永存”。寓意相同。

    誠然,置三日之期,亦為應雲氣之象。試想,若大典之日,天公不作美。因雲密布,亦或是大雨瓢潑。薊王無從取火,豈非不美。

    有備無患。便如薊王這般。

    北宮,瑞麟二重閣。

    薊王理政如常。

    由內閣諸貴妃,逐條上陳。

    嶺南戰事,自是薊王心牽。自周公瑾妙計破敵。助扶南女王,旗開得勝,先拔頭籌。並一舉迫降狼牙修王。錦帆司馬蘇飛,正率橫海先艂艦隊,剿滅扶南水軍。並據扶南水,各處要津。為聯軍出擊,掃清障礙。

    扶南、葉調、狼牙修,三家聯軍,不日當可逆扶南水而上。圍攻扶南王都。

    “善。”聞三千白毦,已入大營。薊王這便心安。

    譬如敗北天竺十國聯軍,聖河城下之戰。薊王暗中調遣機關戰象,一舉破敵。三千白毦,乃聯軍之膽。待白毦精卒,一舉破敵。揮軍掩殺,又有何難。

    蠻夷便是如此。勝則蜂擁而上,拜則四散而逃。論攻堅克難,不動如山。唯我薊國精兵。

    “觀天閣來報,五月丙午之日,恐天陰日闇。且‘月失中道,移西入畢’,是故‘月離於畢,俾滂沱矣’。恐亦多雨。”士貴妃言道。

    觀天閣女仙,夜觀天象。言,五月丙午之日,天陰日闇,有滂沱大雨。

    果然,天公不作美。

    見薊王不語。馬貴進言道:“‘陽燧取火於天’,或可免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。”薊王雖不信讖緯之術,然吏民皆深信不疑。若丙午之日,陽燧不能取火。必落人口實。於國祚不利。

    www.biqiuge8./book/42737/646112159.

    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:biqiuge8.。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:m.biqiuge8.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